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清朝的皇帝中,争议最多的应该是雍正皇帝。尤其是关于他的继位之谜,一直有着丰富的谣传。于是,雍正皇帝就担上了篡改继位诏书以谋位的罪名。

可事实上,雍正皇帝的继位诏书至今可查,板上钉钉,根本不可能篡改。诏书全文是这样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成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而且这份诏书是由汉文和满文同时写就的,怎么可能篡改?

在继位问题上,真正值得怀疑的,其实是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旻宁,本名绵宁,是嘉庆皇帝的第二子。但因为嘉庆皇帝的长子夭折,因此,道光皇帝是事实上的皇长子。而且,他的母亲是嘉庆的第一任皇后。

从各个方面看,道光的条件貌似都符合储君的标准。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清朝皇帝一向是立贤不立长。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光皇帝并没有任何先天的优势。

所以说,如果没有继位诏书的加持,道光皇帝的继位就充满玄机。可事实上,嘉庆皇帝驾崩后,大臣们来到乾清宫,取下正大光明匾额后的匣子时,一个个都惊呆了:匣子里面是空的,并没有嘉庆皇帝留下的继位诏书。

嘉庆皇帝是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的,死得很突然。有传言说,他是被雷劈死的。

既然没有留下继位诏书,说明他还在考察诸多皇子,并没有认定让道光继位。

那么,道光是如何继位的呢?综合各种史料,这应该是出自各位大臣的意见。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先皇未留遗诏,那就只好大臣们自己做主了。

可诡异的是,据史料记载,大臣们后来在翻捡嘉庆皇帝的遗物时,竟然找到了一个金匣子,匣子里面放着的,正是让道光继位的遗诏。

这是不是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自雍正皇帝建立“秘密立储”的规矩后,这份事关重大的遗诏都是藏在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怎么可能随身携带呢?退一万步讲,如果是弥留之际急迫写就的,那也得告知大臣或者贴身的太监,怎么可能无人知道呢?

更诡异的是,嘉庆的第二任皇后——也就是当时的太后,竟然发了一道令道光继位的懿旨——这在整个清朝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为清朝的祖训是后宫不得干政。

这位太后并不是道光的亲生母亲,但她有两个亲生儿子,分别是嘉庆皇帝的第三、第四子,其中第三子绵恺当时的年纪是25岁,正值盛年。

如果是出于太后的本意,她为何不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继位呢?

所以,太后的懿旨很可能是在大臣们的授意下发布的。他们这么做,正说明了他们的心虚。

综上,嘉庆皇帝根本没有留下关于储君的遗诏。道光皇帝的继位,事实上是大臣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