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7-08 来源:hao86 曹丕称帝 曹丕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曹操去世后,曹丕以受禅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魏王朝。我们可以从史书上看到,他所选用的这种代汉自立的方式是十分曲折复杂的:

首先,曹丕让手下李伏向自己进献预示曹魏将取代刘汉的祥瑞之表,曹丕接到表之后的反应是这样的:

“以示外。薄德之人,何能致此,未敢当也。斯诚先王至德通于神明,固非人力也。”

这三句话,明作谦虚,暗行鼓励,对李伏及其表无一句呵责之词,其实喜悦之情可揣摸而见,其舆论导向更明明白白。接着让一群文官啦啦队给自己上奏代汉自立的先哲预言来给自己增加道德依据和心理依据。最后逼迫汉献帝三让皇位于自己,自己再拒绝来显示自己的品行。

曹丕在最后一次象征性的拒绝后,终于登坛受禅,公卿、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祭天地、五岳、四读,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同律度量,大赦天下,新朝诞生了!在一片道德祥光中诞生了!

但是通读史书我们就会发现,曹丕篡汉之时,大汉王朝早就已经大势已去了,那曹丕为何不像项羽一样振臂高呼“彼可取而代也”以武力方式夺取政权,反而选择曲折的受禅方式代汉呢?

先秦举贤禅让思想的影响

曹丕坚持禅让的第一个原因在于他自身所接受的教育。

从曹丕的身份来看,他不仅是一位帝王,也是一位富有才气的才子。作为一名才子,免不了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这其间就包括了儒家的举贤禅让的思想。

孔子认为,只有举用贤才,才能达致天下大治的理想社会,而传说中的唐虞时期,正是人们心中的此种举贤选能的典范时代。

同时,在孔门看来,古代圣君选贤举能的最高境界,则是在年迈力衰而嗣子“不肖”时禅让之以天下,以延续圣道之下天下大治的美好局面。故相传由孔子整理过的儒家经典《尚书》的首篇《尧典》,就具体记载了唐虞之际的举贤禅让传说。

《论语·尧曰》记载了尧对舜说的一句话:

“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樣永终”

而舜也将此对禹所说。由此可见,孔子对禅让的方式是赞同的,认为这是天道的传承。而从孔子对舜“德其诚贤也”的赞美来看,他对禅让而治天下十分满意。

子贡曾经问孔子怎么看待伯夷与叔齐,孔子说他们是从古至今难得的贤人,是“求仁得仁”的人。伯夷、叔齐,也是传说中与泰伯一类以君位相让的著名人物。可见孔子心目中的贤人,就是此种“求仁而得仁”者,并且只有这样贤仁者,才是为君之理想人选,也才有以君位相让的典范行为。

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在远古举贤禅让传说流行、春秋时期君位更替过程中确实不乏辞让尚贤之例的背景下,孔子才会热情推许其弟子仲弓之贤足可“南面”为君。

至此,我们可以说孔子推崇并主张在现实领域主张实行举贤禅让,那么孔子是否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圣人得位呢?

尽管《论语》中并未有“革命”一语指涉君权转移问题,但我们并不能囿于“革命”一语,如孔子便通过舜与周武王所作之乐表达其“革命”的看法: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在此孔子显然并未赞美武王革命征伐时所作的《武》乐,可想而知孔子对暴力“革命”的看法。

通过对上述有关观点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支持举贤禅让的思想而不赞同以武力夺取权利的思想。汉以后的学子所学多为儒家思想,曹丕收到这样的思想熏陶,会采取受禅的行为代汉不难理解。

现实条件足够曹丕以最好的形式代汉自立

曹丕坚持禅让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当时曹魏境内早就已经人心向魏,具备禅让的条件。

献帝即位之时,汉家天下,已土崩瓦解。到曹操迎他于洛阳时,已实在是“尺土一民,非汉所有。”他实际上已不是天下的君王,充其量只是天下的一个“问题”。曹操迎他于洛阳并安顿他,尊祟他,就是在处理这个“问题”。

当然,曹操还想利用他的那个“名号”,但这个名号也确实仅仅是个“名号”,已不能号召任何有实力的豪强。曹操迎献帝,史称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实在是一个错觉,没有一个有实力的豪强是听这个“天子”之“令”的。

但曹操也并不是全无收获,他有了献帝这面旗子,就可以招揽一些食古不化,政治上愚忠汉家天下,智谋上又是一代之杰的知识分子,比如荀彧。

荀彧一生为曹操奔走效劳,曹操一生很多大事都赖他的谋划而成。但他俩是很有些同床异梦的:荀彧寄希望于曹操真拥汉,曹操则寄希望于荀彧最终能见风转舵,舍旧谋新。

所以一旦他俩各自的这一点希望破灭了。两人的合作也就到头了。荀彧后来被曹操逼令自杀。相似的例子还有程昱、孔融等人。

现在人们动辄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像曹操的天下是靠了献帝的“令”才得来的。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冤枉。曹操南下讨刘备、刘表与孙权时,不是自称“奉旨伐罪”?他倒是真想打一回“献帝牌”。

但作为罪臣的孙、刘,何尝见圣旨而叩拜呢?还不是在赤壁把曹操打得灰飞烟灭。而刘、孙之被灭,是在献帝既废之后了。对袁绍、袁术等北方诸侯也一样。这就足证献帝的无用。

当时北方的天下,是曹操打下来的,曹操当时“挟天子”自以为可以“令诸侯,”但那些跋息的诸侯们没有一个因献帝之令而乖乖的驯顺于他,还是需要他一个一个地加以消灭。汉献帝的帝位甚至生命,也是曹操保全的,按照“家天下”的原则,则天下本就是曹家的了。

如前所说,献帝此时实际上已不是天下的一个天子,而是天下的一个“问题”。人人都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只有曹操把这个“问题”暂安顿好了。但“问题”仍然存在。现在他死了,又把这个“问题”留给了他的王位继承人二子曹丕。

这个名存实亡的汉献帝要用什么方法取而代之呢?武力夺取吗?大可不必,曹操留给曹丕的遗产除了北方大片的土地,还有朝堂上一派表面上为汉实则亲魏的臣子。可以说曹丕已经掌控了汉家天下,与其武力夺取政权可能会背负骂名,不如以受禅的方式获得正统。

坚持受禅代汉能够稳定统治

曹丕坚持禅让的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天下局势。

东汉是地方豪族势力长成的时代,四川盆地同长江下游两个新经济区的兴起,导致两区内豪族的高速发展。东汉末年,江东吴郡的顾、陆、朱、.张,会稽的虞、魏、孔、贺,还有《华阳国志》所记的巴蜀诸郡县的著姓,都己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地方当权势力。

另外,汉末南迁江左或巴蜀的也有一些大姓,如以周瑜、鲁肃为代表的皖北豪族,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楚客居地主等,他们也都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力量,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杰出的政治人才。

皖北豪族同江东豪族之间、荆楚客居地主同巴蜀著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的矛盾,但在三国鼎立局势形成过程中,他们还是一致拥戴了孙、刘二氏与曹魏对峙的。

再从军事上来说:曹操拥有一支强悍的北方马军,贯于平原作战,曾随其转战中原,破袁绍,诛吕布,灭袁术……威震中州,但是经过连年征战,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有较大的损耗,需要有一个长期的休整才能恢复。

而吴据长江之利,加上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师,曹魏已然难平。而后又有蜀汉守剑阁之险,其马军亦是经过中原百战的精锐。吴蜀占据地理上的优势,其军队又有一定的战斗力,而曹军征南,却要舍己之长,与敌较量,还经常受到两线作战的牵制,人数上的优势便被抵消。

在外交上,曹魏的压力,给吴、蜀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鉴于相同的战略需要,吴蜀结成同盟抗魏。虽然由于两国的利益纠纷,吴蜀同盟一度破裂,但是,在曹魏的压力消失之前,吴蜀同盟的基础是存在的。

此时的曹丕以如果武力夺取汉政权可能会让两国化干戈为玉帛,以此为借口联合出兵攻打魏国,无论这场战争是胜是负,这对于新上台的曹魏政权都是严重的打击。

武力夺取政权除了外部可能存在的问题之外,内部也会出现问题。

北方的土地虽然尽数属于曹魏,但是这土地上的人还是有很多都是亲汉的。曹操喜欢徙民,很多南方地区的百姓被曹操强制迁来北方,这部分百姓对曹魏政权是怀着恨意的。但是正因为曹操把汉献帝放在身边,他们也为他们的立身处世找到了依据。

有了献帝,他们就可以麻痹自己的良心,让自己相信自己是在为献帝效劳,为大汉效劳。天下大乱,不少人才们定想有所作为,但他的那一套知识形态又使他有所禁忌:不能成为乱臣贼子。而有献帝在上,哪怕仅仅是名分上的,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的就是这样一种名分,有无其实倒在其次。曹丕若以武力废了汉帝自立,这就是打了这些北方百姓的脸,到时候那些以忠汉自居的人不管是不是主动的,总会在内部使些乱子,内忧外患下,曹魏政权将难以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