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谈到长安,很多人都认为,长安改名西安后,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瞬间变得“穷矮矬”了。

雄伟肃穆的汉唐帝国,愣是被西安这个“锉名”打成了“三级残废”,叫多少文化学者不无扼腕叹息,甚至疾呼呐喊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正名”运动。

然而,让人倍感意外的人,古长安城并非现代完全意义上的西安。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74元,秦置栎阳县;汉高帝五年,刘邦以长安乡为都城,设长安县,意为“长治久安”之意。

由于,汉长安是在秦咸阳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史记》就有:“汉长安,秦咸阳也”的说法,《三辅黄图·序》也云:“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

而结合现代汉长安城的考古资料来看,汉朝的长安城介于现今的咸阳和西安之间。

到了唐朝时期,唐朝的都城实际上是由长安县和万年县构成,统归京兆府管辖,取意为“长安万年”。自此,长安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永恒固定了下来。

但要搞清楚的一点是,虽然古长安城的地理位置与现今的西安无所差异,但古代的长安城的行政区划,仅仅相当于如今的一个区。

而长安城的上级行政管理统辖,自秦至元就有内史、京兆尹、京兆郡、京兆府和奉元路等称谓,直到明洪武二年,徐达攻克奉元路,始置西安府,自此,长安就有了“废柴”西安的称谓。

但毫无疑问的是,长安自古作为汉唐王朝的大型国际化都市,素来就有“西有罗马,东有长安”的美誉。

而放眼长安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八百里关中平原,南扼秦岭,北望黄土高原,西达陇山,东控崤山的险胜地形,辅之以潼关、函谷关的天下名关险隘,再凭借泾渭二水和肥沃的土地,实乃龙兴之地、帝王之资也。

然而,就是这块拥有帝王之气的风水宝地,自唐朝以后,却再无建都于此的大一统王朝了,有着汉唐龙脉帝都的长安城,为什么就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废柴”了呢?

今天历史侦查处带领大家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两个方面着手,试着探究龙脉帝都的长安城,从华夏文明的大一统王朝到后世无人问津的西部边隅,长安究竟遭遇了什么落得个满城凄凉?

地理位置

长安,地处浩浩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北部为平均海拔2000米的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南部为东西绵延400~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的秦岭山脉,西部为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的六盘山脉,东部为崤山和中条山夹峙的滔滔黄河。

整个关中平原西窄东宽,渭河横贯其中,盆地两侧地形向渭河倾斜,由洪积倾斜平原、黄土台塬、冲积平原组成,呈阶梯状地貌景观。

西边,大散关横亘秦岭和陇山之间,乃川陕用兵之要地,东边,函谷关、潼关沿黄河逶迤西来扼守东方六国。

自春秋战国以来,函谷关便以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的险要位置闻名于世,因其东连洛阳,西达长安的战略位置,故此,自古以来就有“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的说法。

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公元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以春申君黄歇为统帅联合攻秦。

史载:“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史记·春申君列传》),

由此可见函谷关地势的险要。然而,秦朝以后,黄河裹挟的大量泥沙逐渐在函谷关以北的峭壁脚下堆积,形成了一段崤山以东通往关中平原的通道,来自东方六国的大军可绕开函谷关经由此道入秦。

函谷关虽然依旧能够起到无可比拟的战略防守作用,但关中的守军却不得不分兵据守黄河冲积而形成的河岸,这样一来,函谷关就失去了“一泥丸而东封函谷”的战略价值。

此后的函谷关由于黄河的肆虐,大量泥沙沿岸沉积,函谷关彻底失去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潼关。

从地图上我们会发现,潼关地处函谷关以西约70公里的位置。关于潼关的名称由来,《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潼关,北临黄河,南依秦岭,关口以东,紧靠着全长约5里的深沟道路----“黄巷坂”,由于“黄巷坂”宽度不足两米,战车极难通行,因此,该关是不亚于古代函谷关道的天然防御阵地。

虽然潼关地势也极其险要,然而,潼关与函谷关相比却有个致命的缺陷。

潼关以东有两条深沟,沟底都有流水经过,关外敌军倘若先是南下绕道秦岭,然后沿山麓前进到深沟南侧,向北实施强攻。那么,潼关就变得没有任何的战略价值了。

历史上的黄巢起义大军就曾以部分军队牵制住潼关的唐军主力,然后再出奇兵渡过南面的深沟沟底,唐军由于遭受两面夹击而全军溃败,整个关中地区的防御瞬间土崩瓦解。

也正是由于扼守关中平原的函谷关、潼关先后失去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崤山以东的军队倘若西进入秦也就比秦汉时容易得多了。

自然条件

关中平原,内有泾河、渭河、汾河、洛河等天然水系密织其间,秦以后又有了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等人工开凿的水利工程。

以长安县当地县志《西安府志》卷五记载:“长安之地,潏、滈经其南,泾、渭逵其后,灞、浐界其左,沣、潦合其右”。

也就是说,古时候长安这个地方,四面环水,是一个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更是说过:“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而另据《史记·货殖列传》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由此可见,关中地区在秦汉时期的富饶程度。

然而,到了隋唐年间,关中平原的富足盛况不复以往,甚至出现了“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的局面。

为什么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的关中平原,自隋唐开始就变得多灾多难了呢?

根据近年来有关学者对关中平原的气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隋唐以前的关中平原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甚至南方的水稻一度在关中平原有过大面积的种植。

而到了隋唐时期,由于人口的暴增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消耗的大幅度增长,长安周边山地和丘陵地区环境的压力剧增,造成环境的迅速退化,导致关中平原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人口的暴增、资源的过度开发,关中平原不再是原来的“天府之国”了。自隋唐开始,帝国中央政府就极度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江南的财赋。

由于关中平原四塞闭塞的地理环境,粮食转运耗费成本巨大,隋唐两朝不得不实施长安和洛阳的“两京制”,以期通过洛阳便捷发达的水运,将长江以南地区粮食和税贡运抵长安。

综合的来说,也正是由于关中平原地理环境的变迁,扼守关中的潼关、函谷关失去往日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加之关中地区人口暴增和过度开发,气候和水文等各方面严重透支,关中平原再也无力承担起作为“控崤函而制九州,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京师重任了。

而作为汉唐龙脉的长安城,故此往后再也没有昔日的雄风威势了,泱泱长安也自此沦为了“废柴”般存在的西部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