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儒家,只要谈到中国文化就一定绕不过去的一个命题,在古代长期是不可动摇的正统,也曾在近代以来的一些思潮中被批判得一无是处,被认为是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所在。
不可否认,儒门典籍所讲的确实不是某一项具体的知识技能,尊崇儒家思想的清朝也的确没能抵御住列强的坚船利炮。
其实不仅仅是近代,即便在没有被外来文明撞得“头破血流”的古代,也有人批判儒家“迂远而阔于事情”,说儒者只会空谈大道理,于济世经邦毫无益处。
那么儒门的学问到底是不是只有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真正的儒者到底是什么状态?
应该承认,后世的儒家理论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对典籍教条或歪曲的解读,历代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统治,也难免会有一些“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取舍,所以想要探究儒家的真实情况还要溯本求源,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之中寻找答案。
此外,如果只参阅儒门典籍的话,有些文字,特别是儒家的义理可能有些艰深难懂,对于不得其门而入的人来说不太容易理解,所以笔者认为,结合着历史来读会更有帮助。
我们不妨从一段对话来看。
《论语·学而篇》有载,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仅就文本而言,这一章并不太难理解——夫子周游列国期间,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够了解到该国的政事,于是子禽问子贡,夫子是如何了解政事的,是向各个国家的执政者询问、征求得到的呢,还是对方主动介绍的呢?子贡的回答是,夫子是以其“温、良、恭、俭、让”“求得”的。
如果对孔子的生平有个大致了解就能知道,孔子很重要的人生经历就是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而这段对话,就是《论语》中对孔子周游列国的一个侧面记叙。
单看这一段的文字似乎平凡无奇,仿佛就是儒门弟子对孔子身上“温、良、恭、俭、让”的性情、品德的推崇;但如果结合历史来看,则可能大不一样。
想要进一步理解这段文字的相关背景,可以通过了解对话者之一子贡的相关历史作为切入点。
子贡全名叫端木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排在“言语科”。为夫子守墓六年,儒商鼻祖……各种文献中子贡的事迹有很多,而与这段对话,与孔子周游列国的真实情况相关的,是他对鲁国的拯救行动:
当时,齐国的贵族田常想要作乱,却又忌惮高、国、鲍、晏等家族的大臣,于是想派他们发兵攻打鲁国,从而支开这些人。
听说了这件事的孔子对弟子们说:“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
“鲁国是我们的祖国,现在她危急至此,你们怎么能不有所行动呢?”然后呢,孔子却先后否决了子路、子张、子石前去拯救鲁国的请求,而是选择了子贡——此时,鲁国的君臣面对齐国的大军可能早已方寸大乱,而仔细品味史料原文,却不难体会出孔子面对这一情况时的从容与睿智——从自己的弟子中选一个合适的,就足以让鲁国转危为安。
之后,子贡就开始了他的逆天“操作”:
凭着如簧的巧舌,子贡先是告诉田常,如果他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打弱国不如打强国,打胜仗不如打败仗;得到田常认可后,为了给齐国找一个强大的对手,子贡又去游说吴王夫差,劝说他北上与齐国对抗,救援鲁国。
那如果齐国被打败了,野心膨胀的吴国又想吞并鲁国该怎么办呢?于是子贡在劝说夫差伐齐的同时还鼓动他要与晋国争雄,与此同时却又为越王勾践的复仇提供便利,并且还提醒晋国做好了准备。
结果呢,齐国军队果然被夫差率领的吴军打败,之后夫差果然又去黄池大会上与晋国征盟主之位;再之后,勾践果然也发兵攻打吴国,并最终吞并了吴国——夫差一场辛苦,最终却身死国灭,反而是越国成为了春秋一霸。
经历了这些重大局势变动后,鲁国终于暂时获得了安全。
勾践之所以能够成功复仇,灭吴国而成一方霸主,固然有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原因,有文种、范蠡等人出谋划策的功劳,但子贡做的铺垫、提供的机会应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勾践和夫差如此巨大的命运转变,说到底也只是子贡“存鲁”大棋局中的一步而已。
既没有强大的国家、雄厚的兵力作为支撑,也没有使用财色行贿、散播流言或刺客暗杀等手段作为辅助,一个人,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子贡仅用了区区几次外交行动,就“使势相破”,在十年之中,让“五国各有变”,最终通过“乱齐、破吴、强晋、霸越”而实现了“鲁存”的目标。
这简直就是拿错了人生的剧本——身为一个儒生,却做了一个纵横家常做的事,而且还做得如此成功!
窥一斑而见全豹,由子贡一个人的这一件事,就足以想见夫子那“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都是些什么人物!尤其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追随他左右的还多是颜回、子贡、子路、冉有这样位列“孔门十哲”中的精英弟子、得意高足。
有了以上的认识,再来读那一段似乎很平常的对话,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恐怖”之处了,总结起来就是——
条件上:
一、处在春秋时代,大争之世,尔虞我诈的计谋和相互兼并的斗争越来越多;
二、孔子是鲁国人,对于其所到的各诸侯国来讲都是“外国人”;
三、孔子加上追随他的弟子,堪称当时的超级智囊“天团”;
四、孔子及其弟子的主张未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采用,一直在游历,从未被重用;
五、发现在一国无法实践其政治主张后,孔子都会离开去别的国家,而不会在该国长期居住;
六、孔子在各国所遇到的君主,也必定是性格各异、贤愚不等。
如此众多的厉害人物,领头的还是个“外国人”;到过那么多国家,今后还可能去很多国家;从没被哪国的君主委以重任,却还在坚持前往不同的国家——面对有这样经历、这样能力的一群人,在性格、心态、能力、理念等方面均不相同的各诸侯,他们的选择竟然惊人地一致:即使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任用夫子,却都愿意将本国的政事坦诚相告!
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不疑、无惧。
“你是鲁国人,是不是来给鲁国做间谍的?”“你们这些人这么厉害,会不会对我的政权不利呢?”“跟你说了我国的政事,有没有国家机密泄露的危险?”“你游历天下,会不会今后把我国的情况向别国高告密,以换取高官厚禄呢?”
在前面“条件”中提到的“大争”的社会环境中,面对着单单其中一个就已经能搅动天下局势的这群外来人,各诸侯却完全没有上述这些看起来并不算很多余的疑问与顾虑,这就是“温、良、恭、俭、让”的能量,这就是孔子的境界!
经过了结合历史的分析与解读后,《论语·学而篇》的那段对话不再平淡;用这种方法去解读儒家典籍,相信也能更接近儒者的真实形象。
而了解了儒家的真正主张,再去探讨其对中国历史以及文化的影响,也才能得出真正公允的结论。
可以看到,读史不仅能“使人明智”,对不少其它学科的研究也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