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7-03 来源:hao86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提起北宋时期的变法运动,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王安石与宋神宗共同进行的变法—王安石变法。(也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而王安石变法由于种种原因受到阻碍,最后随着宋神宗的去世而结束。但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终原因,不是地主阶级的反对,不是反对派的反对,而是忽略客观规律。

公元1067年,赵顼走进历史的舞台,成为北宋的第六任皇帝,称为宋神宗。当时,赵顼只有20岁,却面对着一个内忧外患的北宋。年轻的赵顼不得不思考北宋现在该如何闯过这一难关。他认为,变法是缓解这一局面的关键办法,在他的引导下,王安石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王安石上任后,提出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是关键,神宗表示同意。为了引导变法的进行,王安石提议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和陈升之共同掌管。并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位,来颁行新法。第二年,在全国开始大规模改革运动,推行新法。所行新法有均输法、青苗法、保甲法等。不久后,开始颁布改革科举制度法令,并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度。

王安石的变法目的是为了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但是部分变法条例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强力反对。并且几个月内便形成了拥护派和反对派,但是由于变法有宋神宗的支持,变法仍然在进行。而在1071年,变法收到了阻碍,部分开封市民为了逃避保甲法竟自断手臂,这让宋神宗开始考虑停止变法。之后的情形更加恐怖,宋神宗不得不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位。

王安石的变法虽然对北宋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促进,但是却大大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加上王安石操之过急,想将需要很长时间社会演进才能完成的十几项改革在仅仅几年内完成,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变法遇到了困境。而且,新法实施到了后期,实际运行的条文和法案上写的甚至完全不同,大大增加了农民负担,让本来应该福利农民的政策变成了增加农民负担的政策,失去了民心的变法自然不能成功。

即使再好的政策,也得要有人去认真落实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而忽视客观规律,想要迅速达成一个目标则是最大的失败。欲速则不达,做什么事都应该慢下来,稳住才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