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7-01 来源:hao86 白居易 白居易的简介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对于古代官员来说,他们之所以当官,是为了获得三种工具,一是“学而优则仕”,这是为权;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是为名;三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为财。

不外,话可以说得好听,可实际操作的时候却还得看一小我私家的品行如何,所以大要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权和财,另一类则是为权和名。

他们既然经由了十年寒窗苦读,经由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后,好不容易当了官,为什么退休之后却不留在京城或者最后任职之地呢?

唐朝的时候,文人骚客之间和政界之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作“居长安大不易”,买不起酒喝的时候就拿来叹息一下,这是经济上的原因。

这话怎么说呢?长何在唐朝绝对是妥妥的超一线都会,和今天的北上广深一个级别,消费水平高,所以物价、房价种种高。

你想留在长安居住,那得买屋子吧?买房就需要钱,长安城可是京城,寸土寸金,房价之高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即即是京官,也得分巨细,九品十八阶的官制,那么京官之中自然也就有所谓的“九品芝麻官”。

官阶小了,那就意味着俸禄低,俸禄低了,那别说买房了,能够维持日常的吃穿用度都算是好的了。

拿现在的北漂来说,看上去平均人为是不低,可是他们所要负担的房租也同样不低,再加上吃喝拉撒,一个月能够存几多钱?所以到了最后,除了少少数精英之外,可能多数北漂还是得选择各回各家。

这事放到了古代政界也是一样,官员一旦退休了,朝廷基本上也就不给你俸禄了。如果致仕之前是一二品的高官,又很得天子的尊敬的话,那可能致仕的时候还能捞点犒赏。

手里没了权,又没有高额俸禄,那继续留在京城的话,花销得多大?即便不是京城,就是此外一些多数市也是一样。

所以,还不如回老家实在。

对于古代官员的退休或者被贬被罢官,还可以拿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一句话来说,也就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这是政治上的原因。

白居易写《琵琶行》的时候就正好遭遇了贬谪,为什么说门前冷落鞍马稀?因为他失势了,所以许多人不再像以前一样来逢迎他。

换成了致仕退休的话,那也可以叫作“人走茶凉”,即便曾经再大的官,一旦退休了,特长里的权力也没了,另有几小我私家会搭理你?

好比一个曾经的一品官员,在任的时候对自己手底下的二三品官员动辄教训,等他未来退休了,那些二三品的爬上来了,要是在街上遇到个品行低劣一些的,会不会被冷嘲热讽?这种事可能发生的几率很低,但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致仕了还留在京城的话,也可能还会发生更为极端的事,那就是很可能会被人挖出以前的丑事,被拿来当替罪羊。

因为人总会有那么几个和自己差池付的人,和别人差池付,自己退休了却还一直在别人眼前晃悠?不太好。

所以,脱离京城或者任地,告诉别人自己不再眷恋权力,也没有使用余威来给继任者施加压力或制造阻碍的念头,才是退休官员最好的选择。

古代官员在退休之后选择回老家,除了以上所说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原因之外,实际上另有一个文化上的原因。

中国人有很重的乡土情结,在不停地追求光耀门楣的同时,还要追求一个“落叶归根”的了局。

既然要光耀门楣,门楣在老家,不回老家怎么光耀?不是说当了官就算光耀门楣了,当官只是最重要的一步,后续还要在老家建大屋子,还要买许多许多的田,让自己的家族成为十里八乡的望族,这才算是完成了光耀门楣的任务。

完成了光耀门楣的任务之后,实际上人生也差不多走到了尾声,所以接下来就该落叶归根了。

所以,古代官员退休了之后才会选择回到老家,在老家过完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最后再葬在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