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李全的汉人“红袄军”于1214年起事于金朝统治区山东,后来多次击败金朝前去镇压的军队。于1218 年南下投归南宋朝廷 。之后,以 “ 忠 义 军 ” 的名义继续同金朝和南下的蒙古军作战。 他们驰骋江淮 ,纵横齐鲁 ,不畏生死,与强大的金、蒙军队多次短兵相接、血战不休,成为南宋北部边境一支重要防御外敌的力量。

然 而十年后 的1227 年四 月 ,李全却在青州投降了蒙古 ,被蒙古人委任为 山东淮南行省的最高长官 。再后来他麾下的 “ 忠义军 ” 就反戈相向 ,同南宋政权展开了对扬州 、楚州等江淮问地盘的争夺 ,最终被力量远超自己的南宋官军打垮 ,1231年兵败被杀于扬州城外不远的新塘泥沼中。

那13世纪前期山东汉人红袄军首领李全反金归宋再降蒙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南宋对李全及其麾下“红袄军”利用又防范的两手作法,让李全逐渐认清了南宋小朝廷的真面目,感觉宋人同样阴险狡诈,并不比金人、蒙古人好到哪去。这是李全后来降蒙的原因之一。

李全率汉人组成“红袄军”反金是由于女真人的民族压迫和对山东地区的横征暴敛所致,后来李全率军归宋是因为南宋可以为其提供钱粮以及官职,南宋其实也并不真正信赖李全,只是把李全的“红袄军”当作其收复北方失地、控制山东的抓手以及与金、蒙作战的急先锋、敢死队。当李全率“红袄军”北上与强大的蒙古人在山东作战失利被重重围困于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市)时,作为其后盾的南宋不但见死不救,还打算趁机消灭其在江淮地区的留守力量。李全被蒙古人围困一年,外援断绝、山穷水尽,被迫降蒙后,等来的却是其兄其子与小妾在楚州城(今淮安)被害的消息。

南宋小朝廷得到李全被围的讯息后, 不但不发兵救援,还趁机挑拨李全曾经部属夏全去夺取李全“红袄军”在江淮地区的基地楚州城。但被留守楚州城的李全夫人杨妙真率部挫败。

1227年年 六 月 ,杨妙真与李福(李全之兄)以朝廷不支 “ 忠 义 军 ” 钱粮为借口 ,发动兵变 ,将楚州知州 、淮东制置使 姚翀赶出楚 州 。宋廷以楚州军乱为教训,于是议论“轻淮重江”,遂改楚州为淮安军,视若羁縻州。

南宋开始实行“重江轻淮”政策,不再重视归附的红袄军,也不发钱粮给红袄军,其他楚州城内的红袄军首领认为宋廷不发钱粮,是因李全之兄李福谋反所致,乃议杀李福以献,均想以此立功以邀宋廷恩眷。他们于1227年八月起兵杀李福与李全二子及小妾。至此李全与南宋彻底决裂,并率军攻宋,最后死于攻宋战争中。

其次,李全这位“红袄军”首领之所以在金、蒙古、南宋之间反复变诈、叛顺无常,也有其自身原因。原因是:山东淮海一带的汉人在金朝统治下已有百年,虽然与统治民族女真族的民族隔阂、民族矛盾还存在,但是其故国(指宋朝)观念已经淡漠,已经不在意本民族是否被异族统治了。

有学者指出金朝统治中原以后,中原汉人“在心理上则呈现出对南宋的疏远和对金朝统治的认同倾向”。当然抱有此种心理的原金朝统治区的汉人,他们在国家感情上就不会对南方的宋朝有太多感情;他们本身就是金朝统治下的二等人,如果更强大的蒙古人打败了金朝,他们也无所谓在蒙古人统治下继续做二等人的。

最后再说点我个人的看法:对于李全率领的“红袄军”反金归宋后再降蒙,最后与南宋大动干戈。其实真正吃亏的还是汉人政权南宋。不管北方被胡人统治百年的汉人对故国是否还有感情,不管南宋朝廷有多么不信任北方汉人,但毕竟大家都是汉人。面对日渐强大的蒙古人的威胁、以及近在咫尺金朝残余力量,此时南北方的汉人该互相团结,共同对付金、蒙异族,收复中原,保卫家园,而不是把自己的同胞推向敌对势力阵营,让其为异族卖命,然后南北汉人彼此互相杀伐,互相削弱,让“亲者痛,仇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