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6-28 来源:hao86 明朝的灭亡 明朝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其实,在明朝的灭亡问题上,满清的入侵是次要的,主要的问题还是农民军起义。而好好的农民军为什么要造反呢,很简单的原因是吃不饱,至于为什么吃不饱,那是因为明朝末年,大明的人口已经快要接近2亿了。

在人口增长速度远大于粮食的增长空间的情况下,闹饥荒是明朝末年的一个普遍现象,开始只是在农民那里发生,后来连军人都吃不饱了。而在老百姓们吃不饱的情况下,皇室却是在浪费的,如此一对比,老百姓自然是要造反的啦!

其实对于闹饥荒的问题,政府也是有过处理的方法,那就是发粮赈灾,可问题是那么多的饥民,根本就救济不过来,再说了救济的费用,真正能用在饥民身上的只有十分之一。既然造不造反都是死,那还不如拼一把,说不定还能有富贵在等着自己。

对于明朝的这种人口问题,后来的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大于粮食的供应,最终导致人类的大危机。当然他也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一种是控制人口的出生率,就是我们后来的计划生育,通过避孕措施,减少人口的出生,可在没有避孕套和避孕药的明朝,说如何控制出生率,那无疑是天方夜谭。另一种是提高死亡率,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打仗,有了战争自然就会有人不断地死亡,而最后的幸存者再继续生活。

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可以走的路只要战争了。但饥荒引发战争,而战争又影响粮食的产量,从而进一步加重饥荒,又不停地引发战争。这样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越饿越乱,越乱越饿。最后发展到没有粮食吃了,开始吃人肉的地步。

其实当时明朝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增加粮食的产量,而此时花生、番薯和玉米等农作物的出现,就好像给了大明朝新的希望,可惜崇祯没有抓住这根救命的稻草。毕竟在明朝的大乱斗还没有开始之前,这些新的农作物已经出现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可是崇祯没有及时发现,并且推广。

而清朝的人口在最高时,达到了快3亿,之所以没有像明朝一样灭亡,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这些农作物的价值,并且进行了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