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也许很多朋友都看过《李卫当官》,徐峥在里面插科打诨的把李卫这个人物演活了,让我们一点都不讨厌这个人物,反而觉得很贴近生活。那么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李卫这个人。
李卫的家境
在《李卫当官》里,由于家乡发了水灾,李卫和母亲流落在外,遇到了岳思盈和小满,还上演了一出“假冒钦差”最终还当上了扬州知府,和江南的盐商斗智斗勇,让我们大呼过瘾。
其实这里面的故事,有真也有假。我们来说一下,李卫的家境当然没有这么惨,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家在江南铜山,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李卫出生于1688年,当时是康熙年间,因为小时候并不喜欢读书,所以导致没什么文化,大字不识几个,这个倒和电视上不谋而合。
因为没文化,所以科举之路是没法走了,还好当时清朝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可以花钱捐个官,还记得《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有一个汤锅头吗?就是那个用“香香钱”捐一个宰杀牲口的最小的官员,是的,清朝还存在捐官的事情。而李卫呢,家里给他买了一个官,职位就是员外郎。
其实在清朝,大家还是比较崇尚科举的,所以一些靠捐纳出来的官员,在官场是不受什么待见的,毕竟人家都会觉得,你没什么真才实学,才会去买,而买来官职的人最多就是过把瘾而已。而清朝在这方面,还定了一些标准,所以不是你有钱就能买的,最多也是买到一些虚职而已。
所以我们看到李卫当了员外郎,他家肯定就不是电视里面,李卫母亲说到的八辈子的穷人了,最起码家里还是有些钱的。
不是雍正的潜邸奴才
我们看电视,都觉得李卫是雍正挖掘出来的,一直到雍正登基之后都很重视李卫,所以李卫才平步青云,那么真实情况也是如此吗?
其实在故宫档案里面有一封李卫的奏折,我们来看一下,上面写到:“其初次召见,问臣出身家世,乃户部事务甚多,不敢琐读。朕向在藩邸,亦未交接一人,是以践祚后三年内所用大小臣工,皆从舆论中搜罗鉴拔者居多。”
我们发现,这里面提到一句“并未交接一人”所以其实李卫并非是雍正潜邸奴才,而李卫则是在后期被提拔上来的。那么李卫又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员外郎走到最后一品大员的呢?
李卫如何走上一品大员
康熙年间,盐务上官商勾结,这个我们从《李卫当官》便能看出来了,而历史上的李卫在云南盐驿道上任之后,大力的整顿盐务,弹劾官员。在浙江巡抚任上,他又剿灭私盐。
除了盐务这方面,李卫还对盗窃案严厉查办,在雍正年间,雍正就把江苏所属的七府五州的所有盗窃案,都让李卫全权处理,从这里可见雍正对于李卫的信任。
在《李卫当官》里,我们还看到,最开始李卫只是被皇帝弄到一个小地方做官,那个地方总有河患,有时候总会发水灾,冲毁农田。而李卫走的时候,因为政绩好还被百姓送了万民伞。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卫,也是在水利工程上做出了贡献。他注重农田水利,使百姓不再受水患困扰。
雍正十二年,李卫调任直隶总督,他来到浙江巡查海塘,当地的百姓以为李卫又来浙江当官了,纷纷前来欢迎,当时的队伍排到数十里,从这里我们看到李卫在浙江是很受百姓喜欢的。
李卫虽然文化程度不高,识字不多,但是对科举人才十分尊重,他建立书院,修方志,所谓“方志”就是记载地方情况的小册子,对于研究历史和地理都很重要。《山海经》就是一种方志。当时浙江因为汪景祺案导致全省科举停止,李卫多次上书,在雍正七年终于恢复了浙江的科举考试。
雍正二年,李卫做了布政使,负责一省的钱粮赋税和盐务,雍正三年就做了浙江巡抚,雍正五年就做了浙江总督,雍正七年还做了兵部尚书,雍正十年就做了直隶总督,短短雍正十年间,就做到了一品大员。
在整个清朝,因为捐纳当的官,最后做到这个职位的也只有李卫一个人而已。而李卫还被雍正称“模范督抚”看来雍正真的很看重李卫这个人啊!
结语
每个人总有被人赏识的时代,也许正是雍正的勇于整治吏治,勇于和官场的这些贪腐行为作斗争,才造就了李卫。
所以我们常说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于赏识你的人,我们才会更加的努力,回报那些看重我们的人。朋友,你也有被人赏识的经历吗?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