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秉持了“拥刘反曹”的创作倾向。所以,对蜀汉一方的君臣尽量美化;对曹魏一方的君臣则有所丑化;而孙吴一方的人物,则几乎都被边缘化了。

所以,害死了“男主角”关羽的人,更是不会有好下场。

在演义中,“罪魁祸首”的吕蒙,是被关羽附身后,七窍流血、当场惨死的。

在电视剧《三国》中,对于吕蒙之死,则是加入了一些现代解读:孙权为了平息刘备之怒,也为了惩罚吕蒙的自作主张,玩了把“鸟尽弓藏”,故意把吕蒙害死。他还不忘让陆逊过来看吕蒙的下场,可谓是“杀鸡儆猴”。

演义里说,害死关羽的“凶手”吕蒙是被关羽索命“带走”的,这显然非常荒诞;而说吕蒙是被孙权用阴谋害死的,这其实也有违历史的

一、历史上的吕蒙

由于大部分读者是蜀汉的粉丝,所以对于真实的吕蒙,我们有必要进行全新的认识。

吕蒙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成语,包括“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吴下阿蒙”等等,因为他刻苦勤学,还是古代武将勤能补拙、学有所成的终极典范。

伟大领袖曾经这样评价吕蒙:

“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

吕蒙出身贫苦,即无背景,又没学识,只有一身武艺,最早在东吴军中做一个下级军官。

如果按照这种剧本走下去,吕蒙的人生将一片灰暗。因为江东多世家大族,多功勋老将,而他恰恰是一个草根,只能在战场上卖命讨生活。

可孙策之死,却间接给了吕蒙机会。

原来,孙权掌权时年纪尚轻,而东吴军中多是一帮老将,实在难以掌控。于是他便有意提拔一些没有背景的年轻将领,培养成为自己的嫡系。

恰好有一个机缘,孙权看到了治军严整的吕蒙,对他十分欣赏,于是提拔重用之。而吕蒙从此逐渐在军中展露头角。

吕蒙虽然善于将兵,但因为没有文化,谈吐粗鄙,时常被张昭、鲁肃等人鄙视。

孙权爱惜吕蒙的才华,于是经常劝导他加强学习。吕蒙为之触动,开始发奋学习。当鲁肃再次与吕蒙探讨军事问题时,不禁赞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吕蒙受孙权恩宠,不仅因学习力特别强,而且还与他高尚的人品和修为有关。

公元208年,有益州将领投降吴国,周瑜上表孙权,请孙权把该将领的兵马划归吕蒙治下。

对于一名武将来说,这是壮大自身实力的好机会,然而吕蒙却主动拒绝了,还说周瑜的做法欠妥。

吕蒙认为,有人主动带兵归附东吴,不仅不能削夺他的兵权,相反还要给予重用,以免其心生怨恨,于国家节外生枝。

利益面前,吕蒙首先考虑的是国家,这让孙权对其夸赏不已,称其为谦谦君子。

同样的事情还不止一次的发生。有三位将领去世后,因为他们的子弟年幼,孙权就想把他们的部队并到吕蒙麾下。

而吕蒙认为这三位将领生前为国尽忠,不能在其死后就削夺其子弟的兵权。他再三谢绝了孙权的好意,同时还亲自为这几位老战友的子弟聘请老师,对他们精心培养。

在弱肉强食、礼乐崩坏的三国时代,“大老粗”出身的吕蒙有这样的胸襟和境界,实属难得。

所以,不能因为吕蒙在战场使用阴谋,就否定了他的人品,认为他是不折手段的小人。

二、历史上的吕蒙之死

吕蒙于东吴最大的历史功绩,当然还是攻取了荆州。吕蒙攻取荆州,其实是分两步进行的:

第一步,公元215年,吕蒙率军2万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逼迫刘备、关羽讲和,双方以湘水为界瓜分荆州;

第二步,公元219年,吕蒙装病麻痹了关羽,接着伪装成商人,白衣渡江,轻松拿下了公安、南郡。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的部下潘璋擒杀。

为奖励吕蒙拿下荆州,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

可奖励尚未到位,吕蒙就在公安病倒,并且是一病不起。

吕蒙得的是什么病呢?

因为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现在史学界这样一种猜测:

有史料记载,公元219年秋冬季,荆州地区爆发了一场瘟疫。而吕蒙很可能就是因为感染了瘟疫而突然病重,并且于第二年春去世。

因为这一时期病死的东吴大将不止吕蒙一人,还有同时参与平定荆州的孙权堂弟孙皎以及东吴名将蒋钦

除了死于瘟疫,吕蒙还有没有可能死于孙权的谋害呢?这几乎不可能。

第一,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嫡系大将,他没有害死吕蒙的动机。

第二,攻取荆州是孙权的决策,而不是吕蒙的个人行为。孙权没有必要让吕蒙“背锅”,即使这样做了,刘备也不会善罢甘休。

第三,吕蒙病重期间,孙权让吕蒙在自己的内殿养病,并曾亲自照料。《三国志》记载:

孙权想去看吕蒙,又怕让其劳累,只能在墙上挖个小洞偷偷的看。看到吕蒙能吃饭了,孙权就高兴得与身边的人有说有笑;看到吕蒙病重吃不了东西,孙权就难过得夜不能寐。吕蒙病情刚刚有好转,孙权就下达特赦令,让群臣朝贺,为吕蒙祈福。到了最后,吕蒙病入膏肓,孙权不仅亲自前往探视,还让术士继续为他祈祷,希望上天能保全其性命。

透过这满屏的爱意,你觉得孙权像是害死吕蒙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