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1862年,鸦片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忧惧之下的咸丰帝于热河行宫病逝,6岁的载淳即位,同年,慈禧联合恭亲王发动“祺祥政变”,攫取了清政府的权利,改元“同治”。

在这之后的十余年里,清政府在外交,政治,经济上迎来了一个罕见的快速发展期,也涌现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这个腐朽的帝国似乎有的新的生机,《清史稿》记载:“咸、同之际,兵革四起,册报每缺数省,其可稽者,只二万数千万口不等。光绪元年,三万二千二百六十五万五千七百八十一口。”这个数据是整个清朝历史甚至是整个中国封建史上的最高值。

就像一个一只脚已经踏入棺材的老人突然重返20岁,这种堪称诈尸的情形是因为什么才发生的呢?下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经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后的触底反弹

咸丰末期,北方,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烧毁圆明园,咸丰帝慌忙逃窜至热河,整个北方局势一度无法掌控。南方,太平天国建都南京,清政府失去大半个南方统治权。

在这种情况下,新当权的慈禧太后跟恭亲王奕䜣也痛定思痛的决定干一番事业。军事上,提拔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镇压了发、捻、回乱;民生上,降低农民赋税,鼓励耕作,安抚人民的情绪;文化上,大兴科举巩固统治;外交上,兴办洋务,与列强加深交流。

第二、列强放任清政府发展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自1864年太平天国覆灭到1874年同治驾崩,这十年里,清政府对外没有签订任何一个不平等条约。

这里的原因一个是由于洋务的兴起,清政府有了对外交流的途径,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欧洲列强对远东的放任自流。为什么列强突然变的这么友好了,难道是他们突然接受了上帝的感召吗?

咱们把眼光投向欧洲,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的主题是普鲁士的德意志复兴之路。在威廉一世和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在欧洲大陆疯狂搞事情。先后发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一举粉碎了法兰西帝国的欧陆霸权,直接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

在这一系列席卷欧陆大半部分的战争条件下,英法列强对远东只能采取维稳政策,一方面与清政府合作镇压天平天国运动,另一方面施压沙俄,限制其对中国的过分干涉,以保证远东局势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