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刘玄,南阳舂陵(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皇族后裔,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更始政权建立者。更始元年(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同年,新朝灭亡,刘玄人主长安,成为天下之主。更始三年(公元25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不久,刘玄被赤眉军所杀,后刘秀大将邓禹遵刘秀之意将刘玄安葬在长安附近的霸陵。

一、更始称帝

王莽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绿林、赤眉起义。

天风四年(公元17年),荆州一带发生饥荒,于是,便有新市(湖北京山县东北)人王匡、王凤兄弟聚众百人发动了反莽起义。他们杀富济贫,除暴安民,深受群众拥护,数月间发展到七八千人。他们的根据地在绿林山(湖北大洪山)中,故称绿林军。地皇三年(公元22年),绿林起义军分两路出山,一路以王常、成丹等人为首,率兵进人南郡(湖北江陵),号称下江兵;另一路以王匡、王风等人为首,率兵进人南阳,号称新市兵。又有平林(湖北随县东北)人陈牧、廖湛等聚集千余人响应,号称平林兵(后与新市兵合并)。还有一支起义主力军是赤眉军,其首领是樊崇。樊崇是琅琊(山东诸城)人。天风五年(公元18年),樊崇发动起义于山东莒县。为了使起义军与王莽军相区别,他们用朱色涂眉,所以号称赤眉军。

就在各地农民起义接连爆发的同时,汉王室没落的贵族刘氏子孙也乘机起来。他们打起“反莽复汉"的族号,企图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在反莽斗争中建立自己的势力,夺取政权。首先是刘邦的远支皇族刘玄,只身投人平林军;其次是刘缤、刘秀,他们是刘玄的族弟,纠集宗族、宾客七八千人,组成舂陵兵,投人新市兵。更始元年(公元23年),新市、下江、平林于宜秋(今河南唐河东南)汇合成一支起义军,北进大破莽军,取得重大胜利。

宜秋大捷后,以王匡、王风为代表的农民起义首领,对刘缤、刘秀这伙人早已有所警惕,不愿意让领导权落到刘缤兄弟手中。但是,由于他们又受到“复汉”思想的影响,还是想从刘氏家族中选择自己的领导人。选来选去,他们便看中了刘玄。在王匡、王风看来,刘玄为人“懦弱”,不像刘缤那样专横;刘玄是只身投人农民军,不像刘缤那样有一批自己的人马。正当刘缤积极准备篡权夺位的前夕,农民将领便于更始元年(公元23年)2月,在洧阳(河南南阳南)立刘玄做了皇帝,建元更始。刘玄就这样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同年9月,刘玄移都洛阳。同年10月,起义军攻人长安;更始二年(公元24年)春,刘玄由洛阳移都长安。

二、短命皇帝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当刘玄迁都洛阳时,樊崇曾率领20余名赤眉军首领前来归附,刘玄仅授予他们一些列侯封号,对30万众的赤眉军则根本未做任何安置,这使樊崇等大失所望,广大赤眉军将士也更加不满。赤眉军遂脱离更始政权,在河南一带转战,并决定西攻长安。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进至华阴,在地主和巫师的怂恿下,拥立当时在军中放牛的巧岁少年刘盆子(也是西汉宗室)做皇帝,建立“建世政权",与长安的更始政权相抗衡。而刘玄的更始政权则由于政策失误,在关中立足不稳,军事上接连败退,形势紧急。申屠建、张卯、廖湛等私议,打算放弃长安东归南阳,遭到刘玄坚决反对,绿林军内部发生分裂9刘玄先后设计杀死申屠建、陈牧、成丹等人,王匡、张卯联兵一处,在长安城内与刘玄军队展长达一个多月的混战,最后出城投降了赤眉军。

更始政权建立者刘玄的下场。

更始三年(公元25年)9月,赤眉军进人长安,绿林军将领大部分投降,刘玄逃到高陵后走投无路,也只好投降赤眉军,不久后即被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