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你知道长孙无忌是怎样的人吗?

今天咱们讲的这个历史人物是唐初的名臣长孙无忌。大家都知道,隋亡唐兴之时,英雄辈出,能人比比皆是,文臣有魏征、虞世南、被称作“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武臣那就更多了,大家熟悉的李靖、李勣、秦叔宝、尉迟恭,大家不太熟悉的张公瑾、史大耐,还有被大家误会的苏定方、李道宗。这些人都是一时的人杰。但是为什么在李世民为功臣所建的凌烟阁中,排在第一名的是这位不太出名的长孙无忌呢?他究竟何德何能,能够位居凌烟阁第一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拨开历史尘封的迷雾,来了解一下这唐初的第一功臣!

“玄武门之变”的功劳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他的祖先是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按照旧唐书记载推断,应该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后代),后来才改为的长孙氏。

长孙无忌的祖父长孙兕在北周做官,官当到了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平原公。父亲长孙晟,为隋朝右骁卫将军。

长孙无忌从小就爱好读书,《旧唐书》称其“该博文史”,长孙无忌不但书读的好,而且通达颖悟,富有谋略。他的妹妹十三岁“嫔于太宗”,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孙皇后,谥号为文德皇后。

隋义宁元年(617)七月,李渊起兵太原,向长安进发。九月,渡过黄河,进入朝邑(今陕西大荔东)长春宫,长孙无忌因为小时候和李世民就是好朋友,所以见李家起兵,就率部来投奔。李渊见他很有才略,就把他分给了李世民,授任他为渭北行军典签。从那以后,长孙无忌就经常随从李世民征战,成为李世民的心腹人物。因为长孙无忌屡立功劳,所以因功擢任比部郎中,封上党县公。

秦王李世民在平定天下时屡建大功,位望隆重,这样就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于是他们兄弟之间围绕着储位,就暗中争斗,这种争斗渐渐的愈演愈烈。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太子李建成以攻击突厥为名,想要乘机调出秦王府精兵猛将,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谋杀秦王。长孙无忌见形势十分危急,极力劝说秦王先下手为强,杀掉太子。《旧唐书》中记载,长孙无忌是一个劝说李世民下手的人。

“今大王临机不断,坐受屠戮,于义何哉?若不见听,无忌等将窜身于草泽,不得居王左右。”

六月三日,秦王李世民让长孙无忌等把房玄龄、杜如晦召入王府,共商对策。经过筹划后,决定先发制人。六月四日凌晨,长孙无忌等随秦王李世民伏兵于玄武门。当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早朝经过此门时,突然发动袭击,成功地杀死了太子与齐王。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李世民被如愿以偿的立为太子,长孙无忌就被升做太子左庶子。由此可见,在“玄武门之变”的整个过程中,长孙无忌应该是第一功。出主意的是他,实施的还是他,负责联络的也是他,所以说,长孙无忌的第一功,就是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君臣情深成佳话

唐太宗即位后,长孙无忌被升做左武侯大将军。贞观元年(627),再次升迁担任吏部尚书。唐太宗论定佐命功臣,以无忌为第一等大功,又进封齐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

长孙无忌这时不但身为佐命元勋,而且还是皇后兄长,必定会受到唐太宗的特殊礼遇,他和唐太宗的亲密程度,已经达到了出入太宗卧室而不避的程度。不久后,长孙无忌又被升为尚书左仆射,开始执掌朝政。

贞观元年,转吏部尚书,以功第一,进封齐国公,实封千三百户。太宗以无忌佐命元勋,地兼外戚,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

唐太宗非常亲重长孙无忌。对长孙无忌的意见很是重视,而长孙无忌也总是能力排众议,提出独到的见解,讲几个故事,来说明一下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君臣间的那种信任。

1.贞观元年,发生了东突厥内乱的事情,不少大臣都上言想乘机攻灭突厥。唐太宗认为,突厥君臣昏乱,不出兵就会坐失良机,但是出兵又会违背了同盟之义。李世民犹豫不定,一时难以决断,便召问宰相。萧瑀以为“兼弱攻昧,击之为善”。而长孙无忌却主张:“今国家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彼既已弱,必不能来。若深入虏廷,臣未见其可。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长孙无忌主张的是休养生息,反对穷兵黩武,这显然是对恢复民生有着很大的帮助的,所以就得到了唐太宗的赞同。

2. 贞观二年(628)朝廷祭祀,在南郊祭祀仪式全部完毕后,李世民让长孙无忌和司空裴寂同乘金辂。这对于臣子来说,可是莫大的荣誉。裴寂推辞,太宗说:“以公有佐命之勋,无忌亦宣力于朕,同载参乘,非公而谁!”“我与公君臣间无少疑,使各怀所闻不言,斯则蔽矣。”并转而对群臣说:“朕子幼,无忌于我有大功,视之犹子也。疏间亲、新间旧之谓不顺,朕无取焉。”

3. 贞观七年(633)十月,长孙无忌再次被册拜为司空,位居三公。长孙无忌再三推辞,太宗总是不允。无奈长孙无忌只得让高士廉上奏说:“臣幸居外戚,恐招圣主私亲之诮,敢以死请。”太宗仍然不答应,并说,任官必择才行,若无才行,即是至亲,也不虚授,任用无忌是取其才行,“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公等所知,朕故委之台鼎”。无忌又亲自上表辞让,太宗诏令回报他说:“昔黄帝得力牧而为五帝先,夏禹得咎由而为三王祖,齐桓得管仲而为五伯长。朕自居藩邸,公为腹心,遂得廓清宇内,君临天下,以公功绩才望,允称具赡,故授此官,无宜多让也。”

唐太宗为了表达感谢长孙无忌的功劳,专门作了《威凤赋》赐与长孙无忌。《旧唐书》全文收录在《长孙无忌传》中,全文太长,就不全录了,摘其中几句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书看看,在《旧唐书》卷六十五《列传十五》中。

摘抄几句:“资长风以举翰,戾天衢而远翔。西翥则烟氛闭色,东飞则日月腾光。化垂鹏于北裔,驯群鸟于南荒。殄乱世而方降,应明时而自彰”。

这是唐太宗在这篇赋中把长孙无忌比喻成了一只威风的凤凰,来借此颂扬长孙无忌的功劳。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这种感情,在历代君臣中,可以说是极为少见的。

贞观十一年(637)春天,唐太宗巡幸洛阳宫时,曾谈及隋朝的灭亡。无忌奏说:“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据此,即不惟天道,实由君臣不相匡弼。”太宗深以为然,当即表示说:“朕与卿等承其余弊,惟须弘道移风,使万世永赖矣。”这就是说,长孙无忌认为,治理好国家在于君臣同心同德,互相信任。而唐太宗深以为然,君臣之间的默契程度可见一斑!

请罢功臣袭封

长孙无忌对唐朝的功劳很多,但是最大的莫过于和房玄龄两人联名上的这封《请罢功臣袭封表》,这封奏表太过有名,所以被收录到了《文苑英华》之中。

“臣闻质文迭变,皇王之迹有殊;今古相沿,致理之方乃革。缅维三代,习俗靡常,爰制五等,随时作教。盖由力不能制,因而利之,礼乐节文,多非己出。迨夫两汉,用矫前违,置守颁条,蠲除曩弊。无益之文,覃及万方,不易之礼,有逾千载。”

上这封表的原因是因为,唐太宗认为“封建亲贤”当是长治久安之道,所以分封了诸王之后,又要分封功臣为世袭刺史。长孙无忌被封为赵州刺史,改封赵国公。长孙无忌认为实行分封有害无益,就和房玄龄一起上了这封奏章来规谏太宗。

他们的上表,首先陈述了历史上的变迁,时代变了,不应墨守成规。接着又分析了世袭刺史的弊病,指出了四中不可以的因素。

1. “违时易务,曲树私恩,谋及庶僚,义非佥允。方招史册之诮,有紊圣代之纲”

2. 或“器识庸陋”,或“情缘右戚”,搞世袭是“重裂山河,愈彰滥赏”

3. “孩童嗣联,义乖师佥之方”,他们专擅地方,就可能“上干天宪,彝典既有常科,下扰生民,必致余殃于后,一挂刑网,自取夷灭”

4. “求贤分政,古称良守,寄在共理”。如行世袭,“封植儿曹,失于求瘼,百姓不幸,将焉用之”。

长孙无忌的这道表彰,深刻说明了世袭刺史于国、于民、于功臣之弊,剖析事理很深。太宗见了上表后,又发现功臣多不愿世牧外州,就停止了分封功臣的做法。显而易见,无忌等反对分封世袭,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防止分裂割据形势的出现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贞观十六年(642),长孙无忌被册拜为司空。翌年,唐太宗在凌烟阁中为功臣画图像,长孙无忌身居二十四功臣之首。

文武双全

长孙无忌不仅是唐初佐命元勋,而且在文化典制方面也颇有建树。长孙无忌虽然出身于鲜卑族,但是他爱好读书,该博经史如饥似渴地吸收汉文化,因此他对中国古代的律法、礼仪、史学比较精通,在为唐代制定律法、礼仪及修史等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唐太宗即位后,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复定旧令,议绞刑之属五十,皆免死而断右趾”。唐高宗即位后,再次命长孙无忌与李勣等人撰定律令格式。

律、令、格、式是唐代律令的四种形式。据《新唐书·艺文志》、《旧唐书·经籍志》的记载,长孙无忌参加撰定的律令有:

1. 和中书令房玄龄等人一起撰定了贞观《式》30 卷,凡律五百条,令一千五百四十六条,格七百条。

2. 和司空李勣一起撰定的永徽《留本司行格》18 卷,是“以尚书省诸曹为目,其常务留本司者”。

3. 删定《散颁格》7 卷。《散颁格》是颁行天下的律令。

4. 长孙无忌主持撰定的《唐律疏议》。据史籍载:(永徽)三年诏曰:‘律学未有定疏,每年所举明法遂无准凭,宜广召解律人条义疏奏闻,仍使中书门下监定。’于是太尉赵国公无忌,参撰律疏,成三十卷。明年十月奏之,颁于天下。”

《唐律疏议》最初编撰的目的是为律文提供“定疏”,也就是法律条文解释,对五百零二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诠解和疏释,并以问答形式,辨异析疑,大大丰富了律文的内容。而且该书还是皇帝亲自让修的,权威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它不仅是唐律的注释书,也同样具有法律效能,成为唐代时期,国家的重要法典。

长孙无忌在撰定《唐律疏议》时,长孙无忌强调刑法的轻重、宽猛要适宜,《进律疏表》中记载“轻重之失序,则系之以存亡;宽猛乖方,则阶之以得丧。泣辜慎罚,文命所以会昌;斫胫剖心,独夫可荡覆。”

长孙无忌已经认识到,严刑峻法并不能起到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所以,他崇宽简以弘风,树仁惠以裁化”。这要比隋皇朝残暴的法制统治思想无疑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长孙无忌不但精通律例,而且熟谙儒家的礼仪。贞观十一年(637),由他与房玄龄主持撰成《大唐仪礼》100 卷,其中《吉礼》60 篇,《宾礼》4 篇,《军礼》20 篇,《嘉礼》42 篇,《凶礼》6 篇,《国恤》5 篇,总130 篇。显庆三年(658),他又主持撰定《永徽五礼》130 卷,削掉了《国恤》,定著299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