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东周时代,周王室日渐式微。各地诸侯以割据军阀的身份,纷纷画地为笼以邻为壑。他们为了保全自身不惜远交近伐,在华夏大地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场场波橘云诡的斗争。经过长达数百年的征伐兼并,自春秋至战国,以周王室为名义盟主的旗号下,只剩下七大诸侯国和寥寥数小国。

虽然周王室以可有可无的身份尴尬地存活着,但七大诸侯国从礼乐规制上,都没有人尝试地迈出取而代之的一步。那些有权威的诸侯国,由春秋时代的五大霸主,经三家分晋变成七大雄主,各国都不约而同地走向变法强国之路,导致战国七雄逐渐地陷入一种暂时的平衡局面。为了打破僵局,鬼谷子的两个徒弟(苏秦和张义)站出来,以鬼谷子的捭阖之术为基础,延伸出影响战国深远的“合纵连横”之术。最终,张仪的连横战术完败苏秦的合纵策略。

所谓合纵连横,实际上是一种战国时代诸侯国结盟分布。古人以南北分布为纵向,以东西分布为横向。故而合纵是指“合众弱以攻一强”,将南北方向上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连横是指“事一强以攻众弱也”,因为秦国雄踞西陲,以秦国为起点向东至齐国连城一条线,共同吞并南北方向上的诸侯国。

史实证明,秦国之所以能够完成扫灭六国的伟业,与它采用张仪的连横之术有着极大关系。

苏秦合纵·集众国抑强秦

历史上,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稳定的诸侯国,虽然地处边陲,但明君圣主层出不穷,又拥有富饶千里的关中要地,一直谋划着向东扩张之路。眼看秦国日益做强做大,老邻居“赵魏韩楚”四国开始焦虑不安,迫切需要一种带领它们走出困境的战术。

于是,大才子苏秦应运而生,苏秦游说于其他六国,促成合纵之势,设置出一道阻止秦国东进的“屏障”,六国联合抗秦之路由此开启。

苏秦是草根出身,有幸拜于鬼谷子门下,研习“捭阖之术”。刚刚学成下山时,苏秦踌躇满志投靠秦国,原本想着借助大国的舞台可以一展拳脚,没想到秦惠文王没有接受苏秦的主张。失落的苏秦只好远走六国,将原有的“连横”之术改成“合纵之术”。

很快,苏秦便找到自己的政治知音——燕文公。二人促膝长谈一拍即合,纷纷感叹相遇恨晚。苏秦受到燕文公的支持,先后来到“赵、韩、魏、齐、楚”,成功游说它们的诸侯王。牛人就是牛人,苏秦不但将六国国君游说成功,还同时成为六国的国相,到此合纵之势算是形成。

苏秦“合纵之术”的观点有两项核心:一曰抑秦,秦国日益强大,各路诸侯不能放任发展,要采取策略抑制秦国壮大;二曰抱团,秦国强大后必然会采取东进之路,诸侯国没有一人能够与强秦抗衡,所以要抱团取暖。

张仪连横·事强秦吞诸侯

张仪原本是魏国贵族后裔,家道中落后投身鬼谷子门下,与苏秦同窗而习“捭阖之术”。同窗期间,苏秦一直很赏识张仪的聪慧,认为张仪将来必然会有番大作为,苏秦对张仪内心充满着“欣赏与妒忌”的矛盾。最初苏秦游说各国时,正赶上秦国伐赵,为了让自己的“合纵之术”形成,阻止秦国赶在前头伐赵,苏秦便将故友张仪请来侮辱一番。用激将法,促使张仪投到秦国游说秦惠文王,以此为自己“合纵”大业争取时间。

果不其然,张仪受辱后出于报复,成功博取秦惠文王的支持。此时,秦国在张仪的带领下紧锣密鼓地谋划“连横之术”。令苏秦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小学弟张仪果然不同凡人,不仅坐上秦国的国相,还成功窜动齐楚两国,搞出一条东西“连横之术”,成功地瓦解掉苏秦苦心经营多年的合纵局势。张仪凭借的无非是“三寸不烂之舌”的游说法,将齐楚韩魏等没有远见卓识的诸侯国“威逼利诱”下,玩弄于股掌之间。

张仪“连横之术”也有两大核心观点:一曰威逼弱者,派遣使者整日对弱小的诸侯国鼓吹秦国的强大,趁机向小诸侯国索要土地;二是利诱强者,对于那些强大的诸侯国比如齐楚,要与它们交好会盟,私下达成瓜分周围小国的共识,使其选择中立的态度。

若是深入地思考,不难发现无论是苏秦的“合纵之术”,或是张仪的“连横之术”,它们都是同一种战术,即“捭阖之术”。张仪之所以能胜,苏秦之所以能败,绝非二人能力的差异。

只能说张仪来到秦国的时机更好一些(赶上秦国伐赵),秦惠文王需要听到多方的意见,故而张仪有更多博取信赖的机会。苏秦赶上六国平稳的时期,那时的秦惠文王没有打破僵局的想法,所以苏秦只能远遁燕国。

张仪采取“连横之术”,远齐楚交近攻韩赵小国,极尽所能地采取威逼利诱的方法,以极低的成本取得土地事秦的利益。此举给后来秦国扫除六国,统一中原找到方向。哪怕是张仪之后,秦国先后出现名相吕不韦、李斯等人,他们的主张与张仪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