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毛泽东曾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评价党和国家的一位领导人。毛泽东说的“诸葛”就是三国时期的蜀国军师诸葛亮。诸葛亮一生的谨慎行事在魏延贡献奇谋良计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因过于谨慎而失掉的很可能完成北伐大业的唯一良机。

魏延有勇有谋,是蜀汉中期不可多得的将才、帅才。遗憾的是他最后却是屈死的,更令人叹息。

《三国演义》说魏延脑后有反骨,那是小说家言,当不得真。魏延被杀可说是三国时期的一大冤案。诸葛亮一死,魏延就是蜀汉的擎天柱,可惜遭冤杀。魏延有勇有谋,但他生性矜高,随着战功的积累、地位的提升,特别是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诸将都不在了,他目空一切,大有舍我其谁的气概。诸葛亮北伐首出祁山,他献计于前,不为诸葛亮所接受,当时就很不以为然,愤懑不平,“以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认为自己无用武之地,这种情绪是非常可怕令人担忧的,一旦遇到适度的“气候”极易出乱子。后来的历史果然如此。这个“气候”就是诸葛亮的去世。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仍以魏延督前部军马,八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斜谷口西侧)前线,随即魏延就被杀。诸葛亮在世时已看出一文一武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这“文”是丞相长史杨仪,武就是魏延。由于魏延在蜀汉五位名将殁后,其性格中高傲一面愈加为甚。绝大多数同僚了解他也容让他,唯有长史杨仪不买他账,两人不时发生冲突,有一次魏延竟然持刀威胁杨仪,的确过火。杨仪又气又怕以致“泣涕横集”,二人之间形同水火。杨仪有萧何之才,长于行政管理,善于筹集粮饷。刘备与他谈论治国之道,非常欣赏。诸葛亮北伐,杨仪在后方调度军队井井有条,筹集粮饷从不耽误,很让诸葛亮省心。杨仪有才干,做事敏捷,却是一个气量狭小、情商不高的人,不善于与人相处。从后来的情形看,其个人品质也是有问题的。他受刘备信任,提拔做了尚书,没多久就与尚书令刘巴发生冲突,无法共事,受到降职处分,贬到远地做弘农代理太守。诸葛亮北伐,起用他为相府长史,予以信任,用其所长,负责北伐后勤事宜,他也的确不负诸葛亮对他的信任重用,尽心尽力。对魏延与杨仪的矛盾,那时连远据长江下游的孙权都知道,所以诸葛亮很是头痛,常恨二人之间不协调。幸亏费祎时时从中调停,即使如此,杨、魏二人也是发展到了你死我活的矛盾极端。诸葛亮临死之前,最担心这两个人会起冲突而影响撤军安全,所以在病危时,特地做了安排。他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召至帐内商定自己死后退军计划,“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死后,杨仪等秘不发丧,并让费祎去探听魏延的意思。魏延说,丞相虽然死了,我现在还在。府中的亲属、官员可以带丧回去安葬,我自会率领各军进攻寇贼。怎能因一人死而废弃国家的大事呢?魏延还对费祎说道:“我魏延是什么样人,应当被杨仪指挥,作为断后将领吗?”魏延既不满诸葛亮一死北伐就中断,更不满让其断后,听杨仪指挥。费祎此时此刻无论如何也不能批评魏延不听丞相遗令,以免激怒他,便虚与委蛇才得以脱身,回到大营将情况通告。杨仪于是按照既定计划引军次第向成都退去。

魏延得到消息后,恼怒失去理智,立即率军向南急驰,并烧毁沿途阁道。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诸葛亮北伐,率大军出北谷口,魏延为前锋,在离开诸葛亮大营十余里后,魏延梦见自己头上长角,便召懂占梦的赵直来解梦。赵直欺骗魏延说,麒麟有角而不用,这是不战而敌人自败的迹象。魏延是否信了则不得而知,史无记载。可赵直却告诉他人,说角这个字是“刀下用”;头上长角就是头上用刀,那是非常危险的。陈寿在《魏延传》中专记了此事,可见不是空穴来风。杨仪知道魏延南撤,就立即派人飞檄成都说魏延谋反,而魏延也上表指控杨仪叛逆,并率军到了南谷口(今陕西留坝县内),返身截住杨仪。杨仪命王平前御魏延。王平谴责魏延在丞相尸骨未寒,就敢如此!魏延所率是北伐先遣部队,人数不多,经王平一呵斥,众士兵都认为是魏延理屈,四处溃散,魏延仅和儿子等少数几个人逃离,杨仪下令马岱领军追击,魏延寡不敌众被马岱斩于马下。蜀汉中期最重要的骁勇大将就此身首异处。杨仪除掉魏延,恶狠狠地踩着魏延首级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随后杨仪夷魏延三族。而反叛的罪名也随之加诸魏延头上。杀了魏延,从此以后,“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刘备死后,诸葛亮没有很好发挥魏延的作用,使他感到无用武之地,不能不说这也是诸葛亮识人用人存在的不足,虽说瑕不掩瑜。魏延的悲剧不能说与此毫无关联。魏延需要检讨的是做人恃勇傲物,为人行事高调且不尊重同僚,虽然不能求全责备,但他后期这种目空一切的狂妄自大终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蜀国成名于魏延前的五大名将,除赵云和黄忠外,关羽、张飞、马超均有性格上的缺陷,其结局无不令人扼腕。“(关)羽刚而自矜”,兵败父子被杀;(张)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被两名部下刺死;“马超阻戎负勇”,马氏全族被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