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深受刘备器重。
建兴12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命为前锋。同年秋天,诸葛亮在五丈原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 令魏延断后。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死前与杨仪、姜维等人密谋,恐将来难以驾驭魏延,设计将魏延处死。这就是《三国演义》一书对魏延的大概记载,这一记载蒙蔽了很多人,使人们觉得魏延死的咎由自取,也使人们觉得诸葛亮神机妙算。
可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编造的情节,正史记载中,魏延根本没有杀过韩玄,诸葛亮也从来没说过他有反骨要杀他。要不然,刘备怎么可能舍弃张飞而任用魏延为汉中太守。
那么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又怎么样呢?在《三国志》杨仪传中一句话可以看出:“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长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可就因两人关系不好,势同水火。连诸葛亮也没有办法调和,只能一碗水端平。然魏延此人自视甚高。也可能由于这个原因,诸葛亮临死的时候才只招见了杨仪,姜维,费祎等筹划死后退军的安排。诸葛亮交代“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的“军便自发”到底是什么用意呢?其实是留了几种选择给魏延:一是帮助蜀国大军断后,退回成都;二是原地驻扎,整军备马,继续北伐;三是直接投降曹魏或者东吴。诸葛亮给了魏延三条路,其实就是告诉魏延:“何去何从,君自便”。所以从头到尾,诸葛亮都没有过要杀魏延的心。
那么魏延为什么会走上客死异乡,并连累三族一起被杀的这条路呢?
这样从魏延自身的性格说起,魏延此人对自己的士兵很好,人又勇猛,所以心气高傲,大家都对他避而让之,唯独杨仪和他针锋相对。在撤兵回蜀的路上,都上书朝廷,说对方有谋反之意, 但因撤兵时魏延火烧栈道,士兵觉得魏延这么做是不对的,全都散了,魏延见大势已去,带着儿子和亲信逃往汉中,杨仪派马岱将其斩首,马岱将魏延的人头交给杨仪,杨怡起身用脚踩着魏延的人头骂其奴才,还诛杀了魏延的三族。其实杨仪心里也清楚,魏延不是谋反,只是两个人的私人恩怨而已。魏延死了,还要侮辱他的尸体,杀人家三族,只能说明杨仪是个人品堪忧的鸡肠小肚之人。
其实魏延不知道,只有诸葛亮在,他才是最安全的,也只有在诸葛亮这棵大树的保护之下才能容得下魏延的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诸葛亮一直在包容保护魏延,可惜的是魏延何曾理解过诸葛亮一片苦心那。
魏延被杨仪遣马岱追杀于汉中北门外,一些魏延手下的士卒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收尸,就地葬在今汉中城北两公里的石马坡的荒野之中。即现在陕西汉中市北门外两公里的石马巷,然后定居下来为将军守墓。墓前有两个下跪石马,指害死魏延的两个人,杨仪和马岱。马石乡因此得名。现在当地的老百姓还亲切的称他为魏大将军。现墓早已为平地,仅存墓前物石马一匹。
魏延故里,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固县镇魏家小河。固县镇的魏岗和魏家小河是以魏姓命名的村庄,村庄内留有魏家祠堂遗址和拴马桩等遗迹。魏家小河地貌古奇壮丽,是河南湖北两省交界一颗绿意盎然的风景明珠。与湖北省随州红石桥乡仅一河之隔,南鄂北豫,鸡鸣听两省,山清水秀,优雅古朴。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