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关羽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他的一生有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的辉煌,也有败走麦城,被迫自杀的窘境。关羽在败走麦城之前,他发动了历经六个月的襄樊之战,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襄樊之战中前三个月,关羽威震华夏,水淹七军,围困曹仁大军于樊城,差一点逼迫曹操迁都,这是他能力的证明。关羽的失败的前兆是从东吴偷袭荆州四郡开始的,很多人将关羽的失败归根到成都方面,本人认为这是毫无根据可言的,接下来请大家看一看本人的看法。关羽败走麦城归根结底是源于谁?

源于关羽本身

关羽是一位难得的武将,他武功高强,有勇有谋,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太过张狂。在樊城之战中,关羽做出的贡献是蜀汉其他将领不能相比的。关羽在樊城围点打援,的确消耗了曹魏不少精力以及家底。可他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选择继续围困曹军。这才导致了东吴有偷袭荆州的机会。

关羽如若能在取得巨大战果时回防后方,本人相信东吴根本没有丝毫的机会偷袭荆州。荆州一失,关羽便没有了进攻樊城的根据。关羽之所以失败,便是由于他看问题不够透彻,关羽的确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家。在处理刘备集团与孙权集团的关系上留下了一大堆后遗症,才导致孙权动手取荆州。

关羽在镇守荆州期间,一直视江东如鼠辈,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他的目中无人。可江东遍地英雄怎么可能受关羽的挑衅呢?因此一有机会便偷袭荆州,荆州失守后,樊城前线全面告破,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关羽败走麦城,本人的结论是关羽自恃高傲,目中无人,才导致的失败绝非糜芳、傅士仁等人的原因。

糜芳、傅世仁投降,导致关羽失败论

在很多导致关羽失败的说法中,糜芳、傅士仁投降无疑是导致关羽失败原因讨论最多的话题。不过从本人的角度来看,二人绝非不守,而是根本没有实力以及机会来守。糜芳作为刘备的小舅子,他一定不希望荆州有失,原因是:刘备的利益关乎着他的切身利益。关羽在前面捷报频传的时候,糜芳与傅士仁需要承担几万人马的粮草压力。

荆州的守军本就不多,原本刘备留下几万人守荆州是绰绰有余的。关羽发动战争后,谁也没有想到一直与刘备交好的孙权会突然翻脸。糜芳需要在荆州四郡采集粮草,兵书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糜芳不光需要承担防务荆州的工作,还要承担来自于关羽频频催促的粮草问题。

在吕蒙率领大军进攻荆州四郡的时候,糜芳向关羽求援,得到的回应是死守,并且还要糜芳、傅士仁加紧征调粮草。在吕蒙的猛攻下,糜芳看不到半点希望只好投降。这能怪二人不坚守吗?依我看这实在是没有坚守成功的原因,二人才选择投降的。

成都方面不发兵救援,导致关羽败走麦城

成都方面的确没有向荆州乃至樊城方面发过一兵一卒,这也是由于关羽自大造成的。在成都方面,刘备接到关羽的全部是捷报,樊城之战历经六个月,前面三个月经常是捷报频传。这消除了成都方面对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顾虑,不光是刘备就连孔明也不会想到关羽会一败涂地。丢荆州,走麦城。

关羽失败后依旧有机会向成都求援,可是关羽为了心中的傲气他没有,他甚至选择带领仅剩不多的兵马去夺回荆州四郡,可关羽在进攻之后最终等来的是东吴与曹魏的猛烈的夹击。最终在麦城被杀。从时间以及地图上来看,刘备是有机会带兵将关羽救回成都的。可惜我们忽略了一点。

在地图上直观地看虽然很近,可仔细研究便会发现,成都与麦城中间是一片非常大的沼泽地,自古便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进蜀难,出蜀也难。刘备在得知关羽被夹击的时候,的确有过想要出兵救回关羽的想法,可惜路途遥远,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成都方面也是来不及救援的。

总结:

关羽败走麦城,源于自身的狂妄,目中无人最终导致被东吴偷袭后方导致惨败,最终被东吴将领斩首,关羽惨败怪不得荆州守卫的糜芳、傅士仁,上庸的孟达、刘封以及成都的刘备、孔明。归根结底一句话:关羽是一个军事家,但他绝对不是一个政治家或外交家,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