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明军在土木堡之战有多惨?

明成祖时期,大明帝国曾经五次出兵草原,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脊梁骨都打断了,那个时候的大明帝国威名远播,而这一场场恢弘的胜利也离不开当时大明帝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

明成祖时期的明军最强大的机动部队就已经很强了,例如京师三大营中的神机营,就是大规模使用火枪和火炮的精锐部队。

而且大明和赵宋完全不同,定都北方,控扼草原的大明帝国有着很优秀的产马地,所以明军完全不像前宋那样缺乏机动骑兵部队,明军的骑兵很多都是归附来的原先蒙古骑兵或者通过蒙古骑兵训练过的,所以当明军骑兵面对草原游牧民族的部队时往往也可以不落下风。

明英宗时期,瓦剌入寇大明。年轻的英宗皇帝率领精锐的京师三大营亲征瓦剌,但是在土木堡惨败,数十万大军损失惨重,而英宗自己也被俘虏。

那么曾经强大的明军为何会在瓦剌手上惨败而归呢?

一.现在的明军已经不是当年的明军了

1、明军已经很多年没有打仗了

明成祖本人出生在动乱年代,年轻时候又被太祖皇帝封在北方边境,作为大明帝国的北方屏障存在。而他曾经就和徐达大将军一起出征过草原,就藩后也屡次挫败北元残余势力的入侵。

后来明成祖登极帝位,成为了大明帝国的皇帝后,他敏锐的察觉到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于帝国的巨大威胁,而中原王朝对于北方草原却很难维系统治。

所以明成祖迁都北京,将帝国的都城建立在北方地区,加强对于北方草原的控制,并且建立强军,数次率军亲征草原部族,希望在自己一代人之间,解决草原游牧民族带来的威胁。

明成祖驾崩以后,仁宗,宣宗二帝没有再采取成祖时期的强硬国策,而是选择休养生息,恢复大明因为连年对外战争而消耗严重的国力。

仁宣二帝虽然缔造了留名史书的仁宣之治,但是也导致了在军事方面的日益衰落。到明英宗继位时期,大明的军队已经超过二十年没有打仗了,军队的战斗力下滑十分严重,早已经不是当年明成祖时期那支强大的明军了。

大明自从长城修好,九边重镇设立以后。边疆的问题十分严重,私自开放贸易,走私军械给草原人。

这些帝国叛徒也是瓦剌可以崛起的原因之一,来自于大明的武器和粮草说瓦剌可以统一草原的重要支柱之一。

2、明军这次出征十分匆忙

自古以来大军出征,粮草先行。没有经过充分准备就率军出征无疑是拿将士的性命开玩笑,缺乏补给的军队又怎么可能有战斗力呢。

本次瓦剌入寇,本身兵力不多,从根本上来说对于大明的威胁并不大,况且京师周围还有数十万大军防御,根本用不上皇帝御驾亲征。

但是当时大明朝堂上阉宦当政,忽悠年轻的英宗皇帝御驾亲征,以扬大明天威,虽然年轻的明英宗幼年登基,能力不足,但是毕竟年轻气盛,于是也就同意了御驾亲征。

虽然朝中大臣十分反对,但是天子执意要率兵出征,最后无可奈何,朝臣也只能同意。

这次出征十分匆忙,从英宗下诏到大军出发,仅仅只用了两天时间。绝大部分将士都只带了一周的粮草,很多战士连弓箭都没有配齐,就草草出兵了。

明英宗本人认为这场战争只是去耀武扬威一下就可以顺利获得胜利班师回朝,但是他也会为他的自大付出惨重的代价。

据《明英宗实录》记载:“英宗于正统十四年七月甲午"条目下记载"遣告庙社,发京师亲征。诏下,逾二日即行。"

明军出征粮草不足,军械不足,医用物资也不足,后勤保障也近乎没有。

这样草率的就率领几十万大军出征,又怎么可能会赢呢?

那是几十万大军,不是几十万只蚂蚁,连军粮都保持不了,战争会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3、当时的天气给了明军很大的打击

明军出征时正值七月,天气燥热。明军出征后不久就天气突变开始下雨,在到达战场之前很多将士就因为下雨而生病失去了战斗力,但是大军之前匆忙出征,医务官和药材带的都很少,完全不够几十万大军使用。

而且燥热的天气对于大军的战斗力影响也十分严重。失败穿着全服铠甲,携带军旗,顶着大太阳连续行军,很多士兵都在中途中暑了。而且大军本身携带的军粮十分有限,出征仅仅十余日,大军就已经断粮。

连续的炎热天气以及大雨,再加上粮草的断绝,明军在抵达战场之前就以及士气低落。将士的战斗意志在开战前就以及消磨殆尽了,又怎么可能顶着炎炎夏日的酷暑天气和敌军交战。

二、明军统帅能力严重不足,但是瓦剌有一个好统帅

1、这次明军的统帅是宦官王振

明英宗从小是在宦官王振的陪伴下长大的,所以对这位宦官十分宠幸。

宣德十年,宣宗驾崩,年幼的英宗继皇帝位成为了新的天子。

在明英宗执政前期,因为太后和三杨等辅弼大臣存在,王振一直被压制。

后来太后和三杨相继病逝,而王振也因为皇帝的信任开始干涉朝政,权倾朝野。

正统十四年,瓦剌大举入侵大明,王振向皇帝谏言御驾亲征。而明英宗也答应了这个请求,大军出发以后名义上是由皇帝领军,但是实际上日常事务和行军指挥等全是由王振一人负责。

明英宗轻易的就将几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宦官。

王振年幼时读个一些书,后来中举,但是并没有考上进士,能有今日的权势完全是因为皇帝的宠幸他自身的能力十分有限,可能稿阴谋是一把好手,但是率领大军出征打仗,则明显是他所无法做到的。

王振在出征途中,胡乱指挥,甚至严厉惩罚劝谏皇帝的朝臣。使得大军军心不稳。这样的指挥官又怎么可能带领明军获得胜利呢。

蔡东藩曾说:“惟王振之决意劝驾,实肇自麓川之捷,彼以为麓川可胜,则瓦剌亦何不可胜,设能一战克敌,则功莫与匹,捽天子且如反掌,遑问张辅、朱勇诸人耶?”

王振率领明军来到大同府后,瓦剌大军撤退。

王振本来想率军追击,但是他最后还是害怕了,下令大军班师回朝。但是当大军回程途中,王振要求大军路过蔚州,因为他的家乡就在蔚州,他想要衣锦还乡,为了他自己的虚荣心,而不顾几十万的安危,这个决定也将最终断绝大明最后胜利的希望。

当大军行至土木堡时,瓦剌追上了明军,并将明军团团围在了土木堡。这个时候的明军没有粮草,没有水源,士气低落完全没有战斗意志,最后被也先彻底击败,王振被杀,而大明帝国的皇帝明英宗自己也被瓦剌俘虏。

2、瓦剌部族有一个优秀的统帅

瓦剌的统帅也先是一个少年英雄,年轻时就带领着瓦剌成为了草原上最强大的部族。他带领着的自己部族逐渐强盛,想要复兴当年大元帝国时的光辉和荣耀。

大明正统十四年,也先以大明拒绝和瓦剌贸易为理由率兵大举入寇,击破明军边疆防御,攻到大同城下,并且伏击了明军的数支部队。

当得知明英宗御驾亲征以后,也先率军且战且退,将明军引诱着到大同府周边地区。

当明军撤退以后,又果断抓住战机率领大军追击明军,将土木堡地区将明军围困。

最后通过将明军士兵引诱着水源处再率军出击的战术将明军击败了,甚至是俘虏了明英宗本人。

他在俘虏英宗后还曾率军到过大明帝国的帝都城下,这是对大明帝国极大的羞辱。瓦剌在也先手里达到了极盛,也先最远将边疆拓展到了朝鲜边境,而其率军击败明军甚至是俘虏了明帝国皇帝的功绩更是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荣耀。

3、明军在被包围时,援军来的很慢

当明军主力被围困在土木堡时,其实环境远没有想的那么恶劣。

土木堡原先就是明军经营的重要京畿守备工事的一部分,在这里有着完备的防御工事。

而且当地离明朝边境重镇宣府很近,只要援军赶到,明军未尝没有一战的底气。

宣府守将杨洪在接到线报以后并没有率军支援以及被围困的皇帝,而是害怕于瓦剌的兵势选择驻守宣府静观其变,直到土木堡大败,英宗被俘,明朝在宣府的守备部队也没有赶来支援。

所以边疆将领的畏敌怯战也是明军最后惨被而归的重要原因之一。

土木堡之变是大明国运的分割点,土木堡之后,大明的国势日渐衰落,虽然之后偶有复兴,但是整个国家层面的堕落则是完全不可避免了。

这场战争之后的明帝国精锐尽丧,威望大减。而草原游牧民族则变的开始强势,自成组以来边境安宁平和的形式由此一去不复发了。

土木堡之变本身是可以避免的,虽然当时的明军战斗力有所下滑,但是凭借着武器和人数上的优势,如果准备充足,未尝不能于瓦剌一分高下,但是双方统帅能力的差距太大了。

由此可见,在战争中一个优秀的统帅可以起到决定整场战争胜负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