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黄巢起义为什么注定失败?

我们知道,在唐朝末年的时候,很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是十分同情和倾向于革命的。当然了,毕竟当时经济凋敝,灾荒不断,加之藩镇割据极其严重,这些人的生活日益困窘,特别是在推行了有两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贵族阶级给把持了之后,这些人更是失去了进入仕途的机会。

所以,这些中低层的知识分子便与广大农民一样具有改革当前社会的迫切心情。这些人的优势就在于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且了解天下形势,此外他们还懂得现实政治对农民起义军来说是一支极为重要的强大力量。黄巢在起义之时,便吸引来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加入,黄巢起义军的发展也得益于这些知识分子。但是谁能料想,黄巢最后的失败,也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下面一起来论述一下。

尽管有很多知识分子加入到黄巢的起义军中并作出了相应的贡献,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歧视和打击那些知识分子的现象常有发生,这极大引起了知识分子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所以在当时的起义军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逢儒则肉,师必覆”。这里的“肉”就是“杀”的意思。

这句话其实也从反面说明了起义军对知识分子有存在偏见而随意杀戮的现象。虽然黄巢当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加以改正,在初期的时候采取了相应保护儒生的条令。但是,黄巢对知识分子的作用却始终缺乏深刻的认识,只是给予他们一些极为简单的事情,例如起草文书等。至于在军事指挥或者政治上,根本没有对这些人有给予重用。

同样是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这一点,黄巢做的就没有朱元璋好,朱元璋对知识分子拜为上宾,时常向他们请教,并将其引为中枢决策者。所以我们能看到,朱元璋后来不仅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还在群雄逐鹿的时代脱颖而出,建立了大明帝国。但是黄巢则不然,来依附他的知识分子虽然很多,但是那些显要人物却少之又少。这也是朱元璋能够成功,黄巢只能失败的核心原因之一。

由于缺乏政治人才,黄巢在建立大齐政权,多利用李唐旧臣,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政权的素质。大齐中央政权的文职人员,从宰相崔缪等人到翰林学士裴握等人,多是一些旧式官僚而缺乏从下层知识分子中培养出来的人才,这样的人缺乏政治眼光,对国家的发展并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些人对国家的实际发展起不到很大的积极作用,他们总是将一些神话的预言传播出去,企图迷惑大众,使其相应自己的统治。当然了,这种预言在革命初期夺取政权的斗争中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毕竟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起义都是采取这样的方法。但是这些人在政权夺下,进行国家治理的时候,还仍然如此狂热宣传。这只能使得领导者忽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在这样毫无意义的赞扬声中骄傲起来。

到后期的时候,起义军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淡、严厉、残忍。他们甚至采取了“不服即杀”的态度,由此可见,此时的起义大军已经混乱、迷茫到何等地步了。其实早在879年的起义军进军福州的时候,这种病态的思想已经初露端倪了。

当时起义军收了一个名仕叫做“周朴”,黄巢问他说:“你能归顺我吗?”周朴说道:“我尚不仕天子,安能从贼?”

黄巢一听大怒,便将他处死。黄巢秉着这样不服就杀的原则,严重忽视了此人的影响与声誉,所以这边极大影响到了起义军的声誉,在进入长安之后,起义军也是秉持着那样无理的原则,无辜杀害了很多知识分子。这个时候,起义军的名声不再是为人民谋求幸福,而是一支真正效力和服务于个人欲望的“义军”了。

除了“残忍”的对待知识分子之外,黄巢本身还不注重文教复兴的战略,造成了很多经史子集大量流失,以及大量的知识分子失业而生活无着。原本教书育人的先生,也开始为了生计在大街上做起了小生意,而那些生活困窘的人只能亡命天涯。

农民军当权之后,沉醉于政权的威力,对于那些反对的意见根本听不进去,一旦发现议论朝政的知识分子便会受到猜忌,重则还会招来杀身之祸。最后,经过连续的诛杀知识分子,使得这些有识之士与起义军渐行渐远,最终这好不容易起来的革命政权也渐渐暗淡下去。最后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所以总的来说,黄巢起义的失败还是与其知识分子有着很大的关系,通俗来说的话,也就是所谓的人才问题。一个组织团体没有人才,那么它就必然会走向失败。相比这下的朱元璋,刘邦就做得非常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