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俗语云:虎父无犬子。民间亦有谚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意思就是说,什么样的父母生什么样的儿子,什么样的家庭出什么样的人才。这话虽然有一些道理,但有点过分强调出身的意味。其实,人才的成长主要还在于自身的奋斗和人生的际遇,再普通的家庭,再庸碌的父亲,也有可能出现能力出众的孩子。比如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没见得他们的父亲多么厉害。

相反,能力太出众的父亲,却也未必会生出一样出众的子女来,比如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就是一个典型。在三国同时期,曹操的儿子相当出众,司马懿的儿子也十分不错,甚至诸葛瑾的儿子后来也在吴国掌握了大权。为何诸葛亮这位如此厉害人物的儿子却始终碌碌无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的探讨一下。

众所周知,诸葛亮虽出身官宦家族,但早年便父母双亡,是叔父诸葛玄将其抚养长大的。其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才能,主要是后天学习的成果。而诸葛瞻一出生,就生在了蜀汉丞相的家中,家教自然要比其父要好的多,但纵观其生平,却只有简短的一些记述。还主要是说他小时候聪明伶俐的事情。再就是邓艾灭蜀时期,他们父子的战死。总的来说,诸葛瞻除了继承了其父的忠君爱国之志外,身上并没有特别出彩的闪光点。他之所以会成长为一个如此平凡无奇的人物,主要原因还是和诸葛亮的家教观念有关。

诸葛瞻生于227年,那年诸葛亮已经47岁了。属于典型的老来得子。当时诸葛亮虽然对这个儿子的降生十分的欢喜,却也因为正在部署北伐事宜,并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和教导此子。就算是诸葛亮在成都的时候,由于其事必躬亲的性格和繁重的政务,也不大可能会对儿子有多少的关照。所以诸葛瞻小时候受到诸葛亮直接教导的知识应该不多。这显然跟同时期的司马懿、曹操等人总是带着儿子一起征战从政的做法完全不同。

据历史记载,诸葛亮曾在最后一次北伐期间给其兄诸葛瑾写信,讲述过诸葛瞻的事情。他说诸葛瞻少年聪颖,恐怕其过早成熟,而对将来不好。这个观念其实也是当时社会是主流的看法,如孔融的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这个意思。诸葛亮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颇深,有此观念也无可厚非。所以,他对诸葛瞻的教育应该是不提倡他过早的学习太多的知识。虽然他在提出这个观点的当年就病逝在了五丈原军中,也不可能再去管儿子的教育问题了,但他的这个观念必然会灌输给家族的其他成员。

此外,诸葛亮在临终之时写下的《诫子书》中,还重点向诸葛瞻强调了修身、勤俭、淡泊、宁静等品性问题,重点强调了心性修养要在才能之前,道德积累要优先于智力提升。他这明显是规劝儿子要耐得住性子,不要过于浮躁。虽然这种观点也是出于对儿子的教育,确实让诸葛瞻成长为了一名品德上佳的人物,但最终还是因为对修身养性的过分强调,使其没能获得更多适应乱世的实用能力。

对比诸葛亮儿时的学习,其虽没有父母,却在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的能人异士,读的都是经天纬地的韬略之书,立的都是像管仲、乐毅那般的雄心壮志。而诸葛瞻的成长,既没有天才父亲的教导,也没有有才亲朋的渲染,终生奉行的都是淡泊、守成的儒家固本之学。再加上他的历练不够,自然难以成长为乱世的实用人才。

综上所述,诸葛瞻之所以“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生平碌碌无为,最终战死沙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诸葛亮对蜀汉、对公事太负责,太鞠躬尽瘁了,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教导儿子成材。更因为过度劳累,去世太早,而没有经历儿子的成长。就算是在死了以后,他仍旧放心不下蜀汉的江山,教导儿子要着重强调忠君爱国,淡泊宁静,切勿因家族的威望而自大、自满。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不仅将一生的才华和心血都奉献给了蜀汉,更为此割舍了对儿子应有的教育和陪伴,而将整个家族的命运都作为了对刘备三顾之恩的回报。了解到如此真相的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感动,很痛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