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5-29 来源:hao86 古代女子 投河 脱鞋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我们在一些古装影视剧中,往往能够看到投河自尽的剧情。按照影视剧的场景描述,古人投河自尽时,一般情况下都会先脱鞋将其整齐放置在岸边,然后再选择投河。乍一看,古人的这一做法似乎甚是荒唐,都要自尽了为啥还顾得上脱鞋子?不过仔细一想,古人在投河自尽前之所以选择先脱鞋,其实是有着深层次原因。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曾记载女主角跳河前后的详细情况,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被焦母遣送回娘家后,不愿改嫁他人,选择投河自尽以维护自己与焦仲卿的婚姻,引无数后人唏嘘。人们会认定刘氏是投河自尽而非横死,也是因为她死前放在河边的鞋子,大家这才认定刘氏是自杀的,即诗中所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可见,早在两汉时期人们投河自尽前选择脱下鞋履就已约定俗成。

那么为何女子投河前要将鞋子这样的贴身物留在岸边呢?这一做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古人对于礼仪的重视。在古代,入室脱鞋对宾主来说都是一种尊敬,《庄子·杂篇·列御寇》记载“宾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屦跣而走”,说明了古人在室内为表尊敬,一般会脱鞋。汉末官渡之战时,曹操也曾赤脚相迎身为袁绍幕客的旧友许攸,此事曾被传为佳话。两汉律法中也明确规定待罪之人不能穿鞋,如《汉书·匡衡传》载“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汉书·董贤传》载“(贤)诣阙免冠徒跣谢。”两例均可证明凡待罪者都要跣足。

另一方面,古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就投河自尽放弃生命,女子除非是遭遇重大冤屈或者认定自身有罪,才会选择做出投河这样的举动的。古代女子地位虽然极为低下,但她们对于贞洁看得比生命还重,即使还未出嫁就被强夺贞洁,她们很多时候也不会选择报官,而是投河自尽以死证明清白。人们看到河边的鞋履摆放整齐,就证明死者是自行寻死而非无意间掉落水中的。战国时期,楚大夫屈原因为国事糜烂而选择投河自尽,时人未见其投河,但依旧断定其自杀殉国,也是因为在汨罗江畔找到了屈原鞋履。

此外,古人投河自尽前会选择脱鞋,并摆放整齐,也受到了鬼神之说的影响。鞋子乃是贴身之物,因此古人相信其是一种特殊媒介,俗话有言“宁试人棺,不试人鞋”。古人认为鞋子与自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死后家属可通过鞋子找到尸体。曾有一种说法,家属得知死者死讯后,会找来道士和尚进行超度,道士们到河边后便将死者鞋子扔进河里,鞋子沉在哪处,死者尸体就在哪里。虽然这种说法明显缺乏科学事实依据,但这也确实表明鞋子这种贴身之物的重要性。

最后,古人还特别忌讳“横死”一说,“横死”之人无法进入家族祠堂并享受后辈供奉祭祀。投河自尽虽然也属于“横死”的一种,但大多数情况家族祠堂都会收纳死者并进行祭祀。这是因为“横死”往往需要拉人下水方能投胎转世,为防冤魂作祟,古人投河自尽前选择将鞋子放置河边,也是用来表明是自己是自愿投河并非“横死”。总体来说,古代女子投河自尽前选择脱鞋,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