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你知道丁奉是怎么杀死张辽的吗?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发生在曹丕率三十万大军进犯东吴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丕、孙韶、丁奉和张辽。原文如下:

(曹)丕问左右曰:“此何故也?”近臣奏曰:“想闻陛下天兵来到,故望风逃窜耳。”丕暗笑。及至天晓,大雾迷漫,对面不见。须臾风起,雾散云收,望见江南一带皆是连城:城楼上枪刀耀日,遍城尽插旌旗号带。顷刻数次人来报:“南徐沿江一带,直至石头城,一连数百里,城郭舟车,连绵不绝,一夜成就。”曹丕大惊。原来徐盛束缚芦苇为人,尽穿青衣,执旌旗,立于假城疑楼之上。魏兵见城上许多人马,如何不胆寒?丕叹曰:“魏虽有武士千群,无所用之。江南人物如此,未可图也!”……

忽然鼓角齐鸣,喊声大震,刺斜里一彪军杀到:为首大将,乃孙韶也……岸上一彪军杀来;为首一将,乃丁奉也。张辽急拍马来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却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军无数。背后孙韶、丁奉夺得马匹、车仗、船只、器械不计其数。魏兵大败而回。吴将徐盛全获大功,吴王重加赏赐。张辽回到许昌,箭疮迸裂而亡,曹丕厚葬之,不在话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魏文帝曹丕得知孙刘两家恢复联盟关系,勃然大怒,不顾大臣辛毗的反对,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进犯江东。孙权闻讯后,急招文武商议。大将徐盛献出疑兵之计,用芦苇伪装成士兵、城郭、舟车模样,布置在南徐沿江一带,直至石头城,一连数百里。此计若然奏效,令曹丕不敢贸然前进。曹丕又突然得知赵云率部直取长安的消息,心中恐慌。就在此时,东吴大军杀出,曹军惨败,名将张辽也被丁奉射伤,返回许昌后不久箭疮迸裂而亡。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鼓角齐鸣”, 意为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的这次曹丕伐吴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时间是在魏文帝黄初五年(公元224年)。《三国志•徐盛传》载:“后魏文帝大出,有渡江之志,盛建计从建业筑围,作薄落,围上设假楼,江中浮船。诸将以为无益,盛不听,固立之。文帝到广陵,望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这一计策收获了奇效。曹丕隔江遥望,立即中计,以为东吴已经做好了周密的防御准备。此时,正值长江水势大涨。曹丕无奈,只好撤军回国。

那么,张辽是否如小说所言是在这场战斗中被丁奉射杀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据《三国志•张辽传》载:“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文中的“是岁”是什么时间呢?是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这个时间比小说中曹丕与孙权之战的时间还要早两年。这也就意味着曹丕被徐盛疑兵之计所迷惑而撤军时,张辽早已在两年前就去世了,他也就不可能参战,更不可能死在丁奉的箭下。

至于小说作者为什么要让张辽死于丁奉的箭下,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首先,这是作品主题的需要。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像张辽、徐晃、太史慈、甘宁这样的曹魏或东吴名将,大都是寿终正寝。而到了小说当中,他们无一例外地惨死于疆场。为了“尊刘”这一出题,这些曹魏或东吴名将只能“憋屈”地倒在战场上。其次,作者在第五十三回虚构了一个太史慈被张辽的部下乱箭射杀的情节,在此便又虚构了张辽同样难逃被射杀的命运,这也算是因果循环吧。清人毛宗岗就在这一回的夹评中提到:“(丁奉射杀张辽)可谓太史慈报仇。”也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