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负荆请罪可以说是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著名历史典故。这个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廉颇和蔺相如都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朝廷重臣,只不过两个人一个是以口才和机变闻名的文官,一位是带兵征战沙场的武将。在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武将对于文官是有一定的优越感的,而廉颇自然也不例外。他一直对于出身低贱,靠口才和机智成为上卿的蔺相如心怀不满(蔺相如对于廉颇来说算是后来居上)。

于是廉颇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朝堂,处处都故意找蔺相如的麻烦。蔺相如本来地位高于廉颇,却也反而处处忍让廉颇。这使得他的门客们十分的愤慨,认为蔺相如这样的做法过于窝囊。但蔺相如表示国家两位重臣内斗,不会给国家带来任何好处,只会便宜了虎视眈眈的秦国。而廉颇听到蔺相如表达这些言论后,深感愧疚与后悔,于是带着荆条前往蔺相如的府邸请罪,而蔺相如也豁达地原谅了廉颇。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负荆请罪的故事,也叫将相和。

但在我们所熟悉的关于这两人的故事,到了这里也就戛然而止了,但我们都很清楚他们在和好以后,绝对是会继续一起共事的。那么这就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这两个人后来又是什么个情况呢?他们两个的结局又分别是什么呢?

其实,史书在两人和解之后,关于两人的故事的记载其实就很少了。所以我们先分别来介绍一下两人在之后的境遇。先说一说廉颇,我们前文也提到过,毕竟是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相互攻伐才是时代的主流,廉颇身为战国末期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自然是那个时代的高光人物。

廉颇在之后几年继续作为将领行军打仗,接连讨伐了齐国和魏国,都取得了胜利。不过名将的廉颇在攻克敌人这种精彩表现之外,也不免当了一把别人的背景板。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秦军秦军再次攻打赵国,赵王找来了廉颇和乐乘两位大将,询问他们关于是否前解救被围得城池阏与的问题,两人异口同声地说,距离太远了,没法救。

结果赵王又找来了后来的马服君赵奢,问他阏与能不能救,没想到赵奢却给出了与当世名将廉颇完全不同的答案,他回答到,狭路相逢勇者胜。赵王被其自信和勇敢打动,于是任命其为将,带兵解救阏与,结果赵奢大破秦军。赵奢一战成名,被赐号马服君,获得了与廉颇、蔺相如等同的地位。而他回答赵王的那句话也作为名言流传了下来。

然后就是长平之战了,这一战想必很多读者朋友也早就无比熟悉了。基本的流程其实大家早就烂熟于心了,秦军攻打赵国的上党郡,赵王最开始派老将廉颇出马,前往救援,而廉颇看出了这次来袭的秦军的强大(毕竟对手是另一位名将白起),于是选择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坚守不出。秦军和廉颇互有胜负谁也奈何不了谁。

然后就是秦国看和赵国再这样耗下去没有个结果,于是派出专人前往赵国散布谣言,说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是天下奇才,让他出马必将马到成功。于是赵王想要用赵括替代廉颇,这时候很多人都提出了反对,包括赵括的母亲。当然,还有当时已经病入膏肓的蔺相如,这次出场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史书中。

他和赵括的父亲马服君赵奢一样,认为赵括只是饱读兵书而不知变通,于是极力反对撤换廉颇,并且亲自力劝赵王不要任用赵括。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赵王终究还是没有相信这些人的劝谏,撤换了廉颇,换上了赵括。然后赵括放弃坚守,主动出击,被白起诱敌深入,直接击败,然后,坑杀赵国降卒40万,只放走了少数年幼者让他们把消息带回赵国。而蔺相如在这不久之后,也就病逝了。

而廉颇由于比较长寿的原因(超过了80岁),在长平之战后,继续为赵国征战。在长平之战大概十年后,廉颇再次带领赵军,击败了燕国的入侵,并且斩杀了敌方的主帅栗腹,让燕国不得不割让五座城池求和。而廉颇的地位也达到了顶点,获封信平君,任假相国(代理相国),暂时接任平原君赵胜的职位。

不过,廉颇的结局却称不上美好,甚至很令人遗憾。在赵孝成王去世后,新的赵王试图用乐乘取代廉颇,兵权被夺使得廉颇愤而攻打乐乘,然后失败后流亡魏国。在晚年时,赵国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要重新任用廉颇,就派使者请廉颇出山,廉颇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了一斗米,十斤肉,披挂上马,四处奔驰。但使者早已被在继承人之争中拥护现任赵王上位的郭开收买了。

于是使者回去后告诉了赵王廉颇的情况,前面都如实禀报,只不过在最后加上了一句,廉颇在之后多次去上了厕所。这使得赵王误认为廉颇老矣,于是不再复用廉颇。然后楚国人前来劝说廉颇前往楚国,虽然廉颇在楚国依然被任用为将,但并没有取得什么功绩。廉颇在不得志的情况下,发出了“我思用赵人”的感叹。最终廉颇也没能回到赵国,客死于楚国的异国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