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可以说数不胜数,这主要还是因为统治者的滥政,使得农民苦不堪言,只能起义谋求生路。东汉末年,因朝廷腐败,宦官争斗,外部也战乱不断,导致国库空虚,兵员不足,国家只好加大税赋,加征兵员,导致民不聊生。

直到公元187年,百姓的忍耐终于到达了顶峰,当年正值全国大旱,农民颗粒无收,而官府的赋税却丝毫未减,就在此时,巨鹿人张角抓住了这个时机,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并以此聚集了数万之众,因为起义军全部头戴黄巾,所以此次起义被称为“黄巾起义”。

据史书记载,公元157年东汉人口有将近6000万,然而从黄巾起义到三家归晋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人口数量骤减,从6000万下降到了770万。而黄巾起义也成为了压垮东汉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其真正变得名存实亡。

那么影响如此深远的黄巾起义经过了长时间的周密准备,为何只持续了短短九个月就失败了?其实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有一点却最为致命,正因这一点,黄巾起义失败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黄巾起义失败的几大原因:

一、叛徒告密

当时张角的得力干将马元义正在京师洛阳与宦官密谋,意图在起义之时里应外合,不成想手下门徒唐周却为了官府的赏钱将此事告发,使得马元义被车裂,洛阳起义的计划也因此流产。张角不得不将起义提前一个月,许多地方还没有做好准备,使得起义最终失败。

二、兵士战斗素养不高

当时东汉政府派出镇压的将领不乏皇甫嵩、朱儁、曹操等这样的善于统兵之人,他们在军事上的才能远胜于黄巾军的首领张角、张梁、张宝等人,所以起义军经常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输掉一些关键战役,这也是起义最终失败的一大原因。

三、没有战略眼光

当时的起义军大多是受到赋税压迫的农民,有的人更是投机倒把之辈,只是想借着起义军的声势分一杯羹,并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包括起义的领导者在内的一些人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的。黄巾军本就扎根于农民,但是后期却对同受压迫的农民大肆劫掠,无异于自取灭亡。失去了农民支持的黄巾军自然节节败退,走向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四、没有士族的支持

观古今中国,一个政权的建立大都是需要士族的支持的,尤其是起义,如果没有士族的支持便很难成功,原因有下:

起义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持,而士族掌握着大部分的土地资源,没有士族,就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只靠劫掠的起义是注定失败的。

士族的支持就代表着所谓的“名正言顺”,没有士族支持的起义只能被称为“暴民叛乱”, 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士族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能够解决农民起义目光短浅的问题。

总的来说,士族阶层掌握着人口、土地、钱财、军队、文化、大义和道德,几乎所有的起义最后都变成了士大夫阶层的权力重新分配,农民不过是棋子和炮灰。黄巾起义虽声势浩大,但是并没有得到士族阶级的支持,这也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关键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