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上古奇书《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黄帝蚩尤涿鹿之战影响深远,炎黄二帝联手击败蚩尤,蚩尤九黎部族南迁,华夏族开始定鼎中原。

那么,逐鹿之战为何要爆发?导致大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原来与一种东西有关。据《路史·蚩尤传》记载:“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据古籍记载,蚩尤乃炎帝后裔,蚩尤相传为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为中华三大人文始祖之一。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乃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人人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都有极强的本领。蚩尤麾下的九黎部落农耕兴盛、铜铁冶炼技术成熟、五兵具备,实力最为雄厚。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成而聪明。”黄帝乃有熊氏首领,从生下来就是身负天命之人。蚩尤与黄帝之战,便是有熊部落与九黎部落的大规模部落战争。古籍中对黄帝之战,历来有三种说法:一是黄帝战胜炎帝之后,继续战胜炎帝最强的部下蚩尤,从而巩固地位;二是蚩尤作为部下篡夺炎帝之位,炎帝救助黄帝,炎黄联盟诛杀蚩尤;三是蚩尤兴兵滥杀,起兵攻打黄帝,因此爆发涿鹿之战。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古籍《鱼龙图》的记载:“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司马迁也称“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凡此种种,关于蚩尤作乱被黄帝所杀的记载似乎都成为了定论。但实际上,事情也许有另外一个真相。

著名学者钱穆曾花近数年的时间研究涿鹿之战,他经过考证后发现,无论是黄帝与神农的阪泉之战还是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与真正的有道伐无道没有关系,这只不过是后人的定义,而两大上古之战的真正原因其目的是为了争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这种战略物资今天人人都在食用,这就是——盐。

1940年代,钱穆在他所著的《国史大纲》一书中提出:“阪泉在山西解县盐池上源,相近的地名有蚩尤城、蚩尤村和浊泽,一名涿泽,即涿鹿矣。”钱穆认为阪泉和逐鹿都在山西解县盐池,这与历来学者公认的阪泉和逐鹿为河北境内相去甚远。这一观点提出后,引起了学界的激烈争论,而从各种证据分析来看,这种可能显然是存在的。

解县盐池是中国最古老的自然盐之一,被称之为“河东盐池”。钱穆认为解县盐池是上古时期中原各部族争夺的一个目标,尤其是刚刚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走向会简单炊饮烹调的上古人,盐的战略性地位不言而喻。盐不仅仅是烹调的必需品,更是能消炎治病的好东西,《神农本草经》认为,盐可以疗疾还可以解毒,在古代属于国家战略物资。

在上古时期,盐的稀缺程度可想而知。当时解县是黄帝部落控制,蚩尤部落并未有盐矿发现。蚩尤为了部落生存和发展,必然觊觎黄帝的解县盐池。当时蚩尤部落兵强马壮,实力远在黄帝之上。蚩尤部落以武力争夺解县盐池,于情于理之上说得很通。

黄帝与蚩尤大战,起初并非是蚩尤对手。古籍《龙鱼河图》、《太平御览》记载:“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泰山,三日三夜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为?黄帝曰:小人欲万战万胜,遂得战法焉。”

明朝时期的《广博物志》卷九记载:“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黄帝师众大迷。帝归息太山之阿,昏然忧寝。王母遣使者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又数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于帝庭,授以地图。”

黄帝是如何战胜蚩尤的,按照神话的记载是玄女赐兵法、应龙助黄帝等。在远古时期,神话是社会现实在人们心中的朴素反映,玄女、应龙、白虎等这些抽象化的形象实际上是河东盐池周围各部落的增援,蚩尤大军来到河东打败黄帝,河东附近的部落赖以生存的食盐供应,因此纷纷起兵来援。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黄帝不敌蚩尤,与各部落达成协议共同对敌。而这个协议,最有吸引力的就是盐的共享。

在古代,盐铁是国家必须控制的战略资源,在原始社会更是如此,盐是其他资源不能替代的,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盐,再美味的佳肴也会索然无味;一个人长期不摄入盐,身体也会得病。河东盐池的重要性,从古至今就被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代的镇边大将王重荣因为占据河东盐池,最后竟然以盐池为恃公然反叛。

盐是天藏之物,属于战略资源。上古时期,蚩尤与黄帝大战在涿鹿之战,涿鹿很有可能就是涿泽的变音,即河东盐池。当然在上古时期,争夺盐池与争夺对各部落的统辖权是一致的,掌握了河东盐池实际上也就掌握了对各部落的统治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