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三国中曹操与刘备都比较有特点,因为他们对比太鲜明,甚至刘备都曾经说过“每与操反,事乃成尔”,而孙家兄弟则显得很平淡,出镜率不太高,于是有人很看不上这两位官二代,尤其是孙权。其实仔分析一下《三国志》中孙家兄弟的表现,我们就发现了他们的过人之处。

孙策为人仗义、宽容大度

一、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孙策大战太史慈应该都很熟悉,这件事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孙策生擒太史慈之后,亲自给他解开束缚,并说:“子义是青州名士,只是一腔热血没能卖给识货的。我愿意做你的知己,你不用愁自己无用武之地。”在这件事上我们看到了他的洒脱与真诚,对一个曾经要置自己于死地的“敌人”推心置腹,也可谓英雄识英雄了。

二、张昭被孙策任命为长史,北方的士大夫来信大多只夸赞张昭的能力,于是有人以为张昭功高盖主,便进谗言。孙策听后大笑:“管仲相齐,诸侯们只知道齐国有个管仲(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齐桓公最终成就了霸业。现在子布在外有贤名,而能为我用,这不是我莫大的荣誉吗?”老大们最忌讳的就是小弟的名声超过自己,而孙策反而以此为荣,是因为他对属下及自己都充满了信心。

孙权用人不疑、不讳己过

一、刘备伐吴之时,有人认为诸葛瑾必念兄弟之情而暗中勾结蜀国,而孙权则说:“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操,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之谓也。

二、公元233年三月,孙权不顾张昭的极力反对,固执地派张弥、许晏出使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而张、许二人最终被公孙渊所杀。事后孙权向张昭道歉,而张昭理都不理,无奈之下孙权亲自到张昭家里,张昭说自己有病,见都不见。孙权纵火烧张昭大门,想把他吓出来,而张昭则闭门不出。孙权觉得无趣,就把活灭了,后来还是张昭的儿子看不下去,硬拽着张昭出来,孙权深自刻责,然后张昭才原谅了他。这个有趣的故事不禁让人想到袁绍与沮授,相比之下,一胜一败也就不足怪了。

三、陆逊晚年遭人陷害,在愤恨与忧郁下死去,孙权醒悟之后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他曾经对陆逊之子鲁抗说:“之前是我糊涂,听信了谗言,辜负了你爹的一片忠肝义胆,我实在对不起你。”作为一国之君,能够坦然地面对并承认自己的过错,难怪这么多人对他不离不弃,莫失莫忘了。

四、孙权在做事上颇有汉朝皇帝的遗风,比如诏书中经常很谦卑地请求大臣们指出自己的过失。他曾经对大臣说:“我与诸君共事,从小到大、从黑发到白发(自小至长,发有二色),可以说是从头到脚都已经对你们赤诚相见了。吴国的兴败都在于你们,我的对错也在于你们,你们一定要直接地匡正我的过错。”

这几件事在历史上都比较有名,相比于历史上的其他帝王,孙家兄弟也可谓明君了,只是可惜当时英雄辈出,他们常常被隐没在曹刘的光环之下。忘了补充一句,枭雄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