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7-13 来源:hao86 董卓废帝另立 董卓进京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在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请神容易送神难”。就在袁绍带领着一干士族人士在皇宫里尽情屠杀宦官的时候,董卓却在北芒奉迎了天子。成了汉末乱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第一人。

在这个过程中袁术所放起的大火成了助推董卓的信号。当时董卓正是看见洛阳城中火光大起,知道城中有变,于是就勒兵前往,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已经赶到了洛阳城西。但是在这里他听说天子已经被劫持到了北芒,于是就又进兵到了北芒,并在这里遇见了天子刘辩和陈留王刘协。

相遇之后,董卓和天子刘辩交谈,刘辩由于害怕竟然啼哭不已与董卓“不能辞对”,但是陈留王刘协却能够对答如流。按照多部史书的说法,董卓正是因为在这里看到了刘辩的懦弱和刘协的镇定而产生了废帝另立的想法。

这种说法或许是有的,但要说董卓是因为刘辩懦弱而产生废帝另立的想法,那是万万的不可能。一个懦弱的皇帝,远要比一个镇定聪颖的皇帝要好管理很多。所以董卓废帝另立的真实意图,一个是为自己树立威信,另一个就是因为刘辩年长,而刘协年幼。一个年龄更为幼小的皇帝,对自己日后长久的把持朝政实施统治更为有利。这是任谁都能看清楚的事情。

据《典略》记载,当时有大臣对董卓说道:“有诏卻兵”。“卻”就是“却”字的另一种写法。意思就是让董卓退兵。但是如此大好的时机董卓怎么可能放过呢!他当即说道:“公诸人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卻兵之有!”意思是说“你们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大臣,但是却不能够匡扶王室,导致国家拨乱动荡,有什么权力让我退兵呢?”

于是董卓拥护着天子和陈留王进驻洛阳城。

在这里我们看,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以何进和袁绍为首的谋诛宦竖,其结局是失败的。因为这件事不但让何进为此而丧生,就连东汉王朝也因此而被敲响了丧钟。

可实际上,如果单从尽诛宦官的结局来看,这场谋诛宦竖却是成功的。毕竟以袁氏家族为首的士人阶级,终于在被宦官压迫了近二十年的党锢时代后,第一次从根基上铲除了宦官,算是得报大仇。虽然这种泄私愤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之于国家更是酿成了天下大乱的祸端,但是对士族阶级本身来说却是一个如愿以偿,值得称庆的结果。

只不过因此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并不在袁绍等人的预测当中,亦或者根本就没有进行过预测,主要当然就是袁绍低估了董卓的野心。

实际上这种野心从董卓身在西凉的时候就已经时常外露,也曾经被人发现并指出过,只不过没人重视。这的确是袁绍等人的一个失误。这种失误直接导致了袁氏家族整体利益的重大损失。

按照正常的情况,当何进被杀,宦官被尽诛之后,袁氏家族很自然的将成为朝廷中最重要的依仗。不单只是因为袁绍袁术分别执掌着一定的兵权,主要还是袁氏家族的掌门人太傅袁隗和副掌门人太仆袁基的政治威望。

但是董卓进京后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野心,使得这种结果并没有发生,甚至让董卓捡了个现成便宜。对于这一点,原本支持袁绍的骑都尉鲍信是有所预见的。鲍信在董卓进京的伊始就曾经劝说过袁绍趁其立足未稳的时候将董卓除掉。他对袁绍说道:“董卓拥制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及其新至疲劳,袭之可禽也。”

鲍信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董卓拥有强大的兵力,将会有不法的行为和志向,今天如果不想办法将他除掉,日后必定会被他所挟制。我们应该趁着他现在刚刚入城,军士疲劳,立足未稳的情况下突袭他,一定可以将其擒获。”

鲍信的这番话也算是见针见血的真知灼见,但可惜袁绍由于畏惧董卓的军力,而没有听从鲍信的话,错失了良机。

要说起董卓当时的军力,还有一段非常奇趣的记载。据《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初,卓之入也,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洛中无知者。”

也就是说董卓刚到洛阳的时候,其实手上只有不到三千人的步骑兵,这一点兵力当然无法让人臣服于自己,于是他就让这三千士兵每天夜里换上便装出城去集结,早上再整装进城,如此反复四五日之后,大家都以为董卓的兵马陆续赶到了京城。这是很典型的瞒天过海,但是却并不高深,整个京城竟然无人识破董卓的真相,也算是很奇葩的事情。足见当时的洛阳城中已经是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了。

董卓进驻洛阳之后,首先接收了何进的旧部,接着又依靠吕布杀了执金吾丁原,并兼并了丁原的部队。这才算是“兵士大盛”在洛阳城真正的站住了脚,也有了说话的权力。接着就在取代刘弘为司空之后,开始实施废帝另立的计划。

关于董卓废帝另立的经过在《三国志》中记载比较简略,原文是这样:“於是以久不雨,策免司空刘弘而卓代之,俄迁太尉,假节钺虎贲。遂废帝为弘农王。寻又杀王及何太后。立灵帝少子陈留王,是为献帝。”

《三国志》中的这种记载,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种简略一概而过的记载,很容易让人产生朝廷中无人反对董卓的感觉,这很难让人信服。毕竟这是场撤换皇帝的大事件,怎么可能这么痛快的就完成了呢?一定是会有一些争执存在的。比如在《献帝纪》中就有卢植当堂反对的记载。

据《献帝纪》记载:“卓谋废帝,会群臣於朝堂,议曰:‘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为治。今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陈留王,何如?’尚书卢植曰:‘案尚书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馀,故霍光废之。今上富於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卓怒,罢坐,欲诛植,侍中蔡邕劝之,得免。”

而且这种朝议上的争论应该也不是一次两次那么简单,董卓就算是已经拥有了很强的军政大权,在现实中也不可能像小说中那样夸张到直接上来就“有不从者斩”或者“以军法从事”。毕竟这是关系到朝廷中各方势力集团核心利益的问题,董卓要想长久的控制朝廷不考虑和争取这些利益集团的支持是不可能的。而在这些朝廷中的利益集团里,“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则是会起到关键作用的重要力量。

所以个人感觉,董卓欲要废帝另立,正常情况下一定会先找袁氏家族的重要人物来商量。而不应该是像小说中那样直接在朝堂之上进行朝议。实际上在《三国志》的记载中董卓也的确是找了袁氏家族的人来商量过这件事。这个人就是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