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明朝坚决不向敌人妥协的姿态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一些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也成为人民谈论的焦点。不过明朝历史上也有一些生命不显的小人物,因为行事低调而躲过灾难得以善终。

最典型的莫过于刘伯温了,可以说没有刘伯温的出谋划策,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明朝。最后据说是病死了,至于到底是病死还是遇害,小编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阐述。不过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想要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却不是那么容易。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一生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在二十六个儿子中,除了当时马皇后生的,其他的全部都是庶出。每个人都想自己的儿孙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朱元璋也不例外。在儿子纷纷长大成年的时候,就开始把他们分封到各个重要地方担任藩王,掌握那里的军政大权。这样即使朝廷里有个什么万一,这些藩王们就会立即赶过来清君侧。不过这终究只是朱元璋的一个美好幻想,在权力面前,没有人可以抵挡得住诱惑,即便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后来的朱棣把他的孙子给赶跑了就印证这件事情。

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当中,权利最大的无疑是朱棣了,不过其他的几个藩王的权利同样不可小觑。今天要讲的就是朱元璋第十七个儿子,朱权十三岁就被封为宁王,长大成年之后就开始到边关守城。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才十五岁的朱权年幼,就好欺负。朱权当时掌握着大明最厉害的骑兵——朵颜三卫。而且经常跟随徐达、常遇春一起讨伐北元。可以说在战火中得到了很大的磨练,同时为人也聪明,朱元璋也很喜欢这个儿子。

朱元璋在时这些儿子自然服服帖帖。可等到朱允炆上去的时候,他的那些叔叔们可就不那么听话了。朱允炆也感到藩王权利太大,随时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便开始迫不及待的削藩。削藩从长远来看是对的,不过削的太急太切,叔叔们就不那么高兴了:这个侄子才上上台没几天,就急着削藩,以后才不定怎么样呢?

最先造反的就是朱棣,那时朱棣在兵力上完全不是朱允炆的对手,而且没有正当的名义,不过削藩不一定活命,不削藩也不一定能够活着,索性博他一博,说不定转眼单车变摩托呢。

朱棣宣布起义之后,就急忙让弟弟朱权表态,到底是跟着自己的哥哥还是跟着侄子干?朱权左右为难,就在他还没想好的时候,朱允炆就削到了他的三卫。这下可把朱棣高兴坏了,就设计把朱权引到北平跟随自己一起起义。

为了拉拢朱权,朱棣许诺各种好处,等到了朱棣该兑现自己诺言的时候,不仅不兑现当初的承诺还把朱权半软禁了起来。到了后来,可能朱棣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就把朱权分到了南昌,想让他在南昌老老实实呆着就行。

朱权到了南昌的时候,从不参与政事,天天潜心研究道教,这就让朱棣很放心。朱权一生经过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以及朱棣的儿子、孙子直到他的重孙才去世。朱权选择平静的生活才能得以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