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爱新觉罗·奕詝,清文宗,历史上的咸丰皇帝,满清第九代掌门人,晚清最彪悍的女人慈禧她老公。此君20岁登基,可谓是意气风发之年,仅仅在位11年(1850年~1861年),31岁时就病死了,也在意气风发之年。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

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大家出奇的一致。称呼他为“四无皇帝”。

一、无才能。

众所周知,或野史或正史都有记载。他并不是老爹道光皇帝最宠爱的皇子,其六弟奕䜣才是老爸的最爱。在皇位的争夺战中,他最大的优势仅是年长于“鬼子六“,其他的地方完全被鬼子六所碾压羞辱。

他有一个好师傅,这是发自肺腑的大实话。在师傅杜受田的策划下,费尽心力表现得循规蹈矩,按照杜导儿的剧本,竭力讨得道光帝开心,终于夺得了皇位。

一次道光帝重病,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必须赶紧挑选太子的人选,不然就领盒饭了。为了考验众皇子,他让皇子们在病榻前应答国家大事。各皇子都对答如流,而六阿哥奕䜣更是表现得出类拔萃。但轮到奕詝时,他却没有任何的真知灼见,只是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皇阿玛,如今你重病在床,儿臣方寸已乱,实在是无暇顾及国政,儿愿伴驾西行,永远陪伴皇阿玛。(杜导儿在摄像机前竖起了大拇指)

原本是考验皇子们的治国之道,却无意中考验出了一个大孝子,传统守旧的道光帝直接被他打动了,从而在密诏写下了奕詝的名字,选定他为下一任董事长。

咸丰皇帝在现代人的心目中的印象大多都是昏庸暗弱,抢走了贤能的鬼子六奕䜣的皇位。事实上,初登大宝时的奕詝还是胸怀壮志的,这点就比他爹强。也曾希望以圣祖康熙为榜样,再创一个大清的中兴盛世。

干脆利落的罢免昏庸老迈的穆彰阿、耆英,大胆启用一批新人,或者说新的老人。自己每天几乎只睡三四个小时,除了见大臣就是批奏折。没错!我没写错,你也没看错,这说的不是雍正爷,而是咸丰同志。

可惜了,这样的勤恳,没有换来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富强。恰恰与此相反,广西洪杨等人的叛乱不但没有镇压下去,反倒从珠江流域跑到了长江。

1842年从他爹手里挟《南京条约》远去的英国,如今又协同法国佬一起打回来了,更是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夜以继日的努力却没有一个理想的结果,本来意志薄弱的咸丰遭受如此重大的打击。这真的是和能力有关系的,无论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当然,咸丰先生也信了,你咋知道的?因为这哥们从此以后,啥活儿都不干了。反正也干不好,索性不干了。多么简单淳朴的年轻人啊!

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大家长,最多导致一个家庭的中落,然而作为大清的舰长,他的消沉使得大清帝国坠入深不见底的泥潭。这句话太深邃了,估计他听见了也不会懂。

二、无远见。

清朝自1644年入关以来,经过康雍两朝的励精图治,终于在乾隆时迎来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然而巅峰的另一端便是悬崖,登顶之后必然就是下坡路。当西方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轰轰烈的工业革命时,我们的满清王朝却开始了断崖式的下跌。

其实,刚刚即位之时,咸丰皇帝也认识到了闭关锁国的危害,曾经试图做出一些改变,但顽固势力过于庞大,刚刚探出头来的咸丰帝立马就缩了回去,从此再也没有伸出来过。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我还是要做一个设想,如果当初奕詝没有成为皇帝,只是一位普通的王公贵族,他会不会生活的更幸福一些呢?普通人的生活或许更适合他吧。

当时的皇后是钮祜禄氏,性格温良,缺乏谋略。而贵妃那拉氏工于心计且抱负远大,既看到皇帝的无能,又深知皇后的懦弱。于是,就别客气了呗,开始涉猎政务,勤于国事,帮助咸丰代阅奏折,“时时披览各省章奏,通晓大事”。《慈禧传信录》说:“时洪杨乱炽,军书旁午,帝有宵旰劳瘁,以后(懿贵妃)书法端腴,常命其代笔批答章奏,然胥帝口授,后(懿贵妃)仅司朱而已。”《剑桥中国晚清史》说:“叶赫那拉(懿贵妃)过去曾为先帝整理过奏折。”这种种史料清楚明白地说明,正是因为早期参与的奏章批阅,才成就了慈禧太后的政治经验和广博知识,也成就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老佛爷。

咸丰在托孤之时,只是考虑到了来自后宫的威胁,但却没有准确有效的应对,对于慈禧的野心,他防备不足;设立八个顾命大臣但却没有自己的六弟,将鬼子六直接逼到了敌方的阵营;最后,将国之重器——军队,没有真正交付给顾命大臣,反而让慈禧和鬼子六控制了,最终导致了辛酉政变的发生。

三、无胆识。

1856月10月23日,英军以“亚罗号事件”挑起事端,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7月英法联军登陆大沽口,北上进兵天津,威逼北京。9月22日,董事长咸丰先生却仓皇逃亡热河避暑山庄,美其名曰“北狩“,真不知道是用哪只脚想的。

圆明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皇宫贵族每逢夏日都会来园子里避暑,因此这里又叫“夏宫”。园内的奇珍不计其数,堪称园林建筑的瑰宝,史称万园之园。英法联军闯入这座宫殿后,进行了疯狂掠夺,最后还将其付之一炬,成了断壁残垣。经此一事,咸丰皇帝可谓是“倾家荡产”,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丢了个一干二净。

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进迫天津。满清与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咸丰八年(1858年),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1860年,咸丰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的丧权辱国条约,地也割了,钱也赔了、打也挨了,脸也丢了。咸丰兄台估计也没脸再回北京了,于是直接挂热河了,真是生的窝囊死的憋屈。

四、无作为。

1850年,咸丰先生登基掌权之后,收到的第一份地方公文居然是湖南的流民李沅发窜入广西的奏报。然而,这只是之后一系列地方变乱的开场白,从嘉庆时的白莲教起义开始,各地的动荡变乱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此时已经增加到每年大大小小十几起。

而面对鸦片战争的创伤和社会生产的凋敝,咸丰没有任何的作为,不是不想作为,而是不会作为啊。只能继续着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终于在1851年迎来了大爆发——太平天国揭竿而起,占据大清半壁江山,直到1861年咸丰皇帝领盒饭时,南京城仍然在太平军的掌握中。

太平天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处理结果,这哥们出台的所有政策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比如,他最信任的莫过于后来客死印度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正是由于此人的刚愎自用,在广州期间与英人一系列的交涉统统失败,使得英法联合发动对华的侵略战争。

而他一味打压的曾国藩等人,却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为大清王朝续命50余载,成为晚清四臣之首。

还有一个乐子,咸丰董事长生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成立了以肃顺为首的八大顾命大臣,其中的七位,没几天就被自己的小老婆和弟弟送去见他了,也算是路上有个伴儿吧。

咸丰皇帝或许是一个有很多想法和抱负的皇帝,但是却没有一件落实到了实践中。人们关注更多的还是他手中的大清朝处境,毕竟国家在自己手里经常被列强欺负,百姓死难无人做主,导致中国的国力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