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爱新觉罗·弘时,雍正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因年少时期犯下过错,被雍正皇帝废其宗籍,一生无封。雍正五年,弘时逝世,年仅二十四岁。史料记载,弘时嫡福晋姓董鄂氏,是尚书席尔达的女儿。他有两个妾,一是钟氏,是钟达的女儿,一是田氏,有一子永珅,3岁夭。
雍正皇帝子女众多,共有十个儿子,四个女儿。只是嫡子与此子先后早夭,只好拟写秘旨,令宝亲王弘历继任皇位,即:乾隆。雍正三年,弘时因犯错惹怒雍正,被赶出京城。次年,雍正让其去当允禩之子,并废其皇族宗籍。外界看来,弘时可能是因涉及允禩之事,激怒雍正。
正常情况下,雍正两个大儿子先后早早过世,第三子弘时理所当然会成为皇位接任者。但是,弘时却不这么认为。当时,朝廷内外都能感受到,雍正有意将皇位传给宝亲王弘历,这点引发了弘时不满。也正是因为此,他涉及允禩一事,意图拉下弘历,导致雍正暴怒,进而废籍。
康熙帝时期,清朝就曾两次废太子,原因自然是各皇子的拉帮结派、明争暗斗,惹怒了康熙。康熙死后,弘时再次犯了以前皇子的老错,与雍正极其憎恨的允禩一派走到一起,被雍正惩处也不稀奇。
乾隆继位后,曾评价弘时“放纵、不谨”,一句话囊括了弘时的缺点,过于自傲、任性。
其实,在雍正继位前,弘时与允禩便走得很近,所以,雍正废弘时直接让他做允禩之子。雍正对于康熙晚期的皇子之争与其父看法相悖,他并不喜欢允禩,认为:此人野心太大,继位后一直找借口废掉其位。
而弘时却又想靠着允禩拉下弘历的地位,被雍正得知后,自然怒不可遏,废除弘时宗籍而没有取其名,已是顾及父子之情。既然废除了弘时,那么,必然要为大清选出未来皇帝。诸多皇子中,也只有弘历最令雍正满意,更何况,弘历也最受康熙帝宠爱。
元年八月,雍正帝一直在秘密培养弘历,自认保密工作做得很好,然而,仅过三个月,雍正便自己泄露了想法。同年十一月,恰好是康熙帝的周年忌辰,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雍正帝前往主持。但是,雍正帝想着此事不妨交给弘历,让其历练一下,便派仅十三岁的弘历前往祭陵。
或许这只是一个无心之失,也或许是雍正帝有意为之,总之此事一出,文武百官已经明白雍正用意。先帝忌辰当朝皇帝不来,却派来小皇子代为祭陵,这明显是传递一个信号,那便是:储位已定,如果不出意外,弘历皇子必然是下任皇帝。
事情传开后,最为失望的自然为弘时,他自认为大皇子、二皇子先后去世,皇位继承会落到他这个三皇子身上,可偏偏没想到,雍正皇帝会秘密建储,有意培养弘历接任。弘时当时极为沮丧,但又不想这样认输,他心中还是留有期望,或许这祭陵之事,或许只是皇阿玛的无心之失,并非有意建储。
可很快,他的最后一丝期望也被无情夺取。
雍正二年,康熙帝“再期忌辰”,这次前来祭陵的仍然是弘历,如果说,第一次为雍正帝无心之失,那么,第二次则完全是有意为之。至此,弘时对于皇位的幻想彻底破灭,在憎恨与嫉妒之下,他逐渐走近允禩,加入敌对雍正一派。此后,对于雍正的一切,弘时皆嗤之以鼻,骄纵无比。
雍正与允禩的矛盾其实不算复杂,仍旧是清宫内常见的皇权之争。在康熙时期,允禩虽受康熙赞赏,但却与太子之位无缘。可偏偏允禩是个有野心的皇子,他想当皇帝。为夺得太子之位,手段尽出,而后,康熙帝知晓,形象大败。自知成皇无望,允禩便选择拥护允禵为帝,然而,雍正帝的杀出,导致允禩计划落空,从此,他就与雍正对立。
雍正自然清楚允禩对自己的恨,当上皇帝后,雍正一直用各种手段限制允禩势力的发展壮大,而雍正的儿子弘时,却在这个时候,加入允禩派,与朝廷、皇权抗衡,自然为雍正所不容。雍正早期,知晓儿子弘时与允禩来往密切,曾为其择师,传授处世为官之道。
从这点可以看出,雍正当时对弘时还是抱有希望的,他希望弘时在学习过程中,悟出自己的过错,及时改正,远离允禩等人。然而,弘时没能发现雍正的用心良苦,最后,落得个凄惨下场。雍正五年,弘时事发,雍正帝以“放纵不谨、削宗籍、赐死”进行惩戒。
虽然为“赐死”,但是,据史料记载,雍正帝并未真正杀死弘时,而是在削籍后,将其赶出了皇宫。清高宗登上皇位后,恢复了弘时的宗籍。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