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7-08 来源:hao86 唐睿宗李旦 李旦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唐朝政治家、诗人苏味道有一首代表作《正月十五夜》,原文如下: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此诗也是成语火树银花的来源,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现在每逢元宵节观赏烟花,必有这个形容词和诗句。然而唐朝时还没有烟花,又如何来的这样的比喻呢?这就是要说到本诗的主人公,在唐朝皇帝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唐睿宗李旦。

唐睿宗是唐代皇帝中最会享乐的一位,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游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节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一丈等于3.33米)高的灯树,在树上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66米的高的树,挂满五万多盏灯笼,那可是真是比放烟花还壮观。也难怪苏味道能写出火树银花不夜天这么美的描述。

然而唐睿宗最为人所乐道的,除了他的享乐之外,就是他一生中三让皇位,两次登基的故事。究竟这样的他是最聪明还是真庸碌?答案让咱们接着往下看。

首次让位于母亲武则天:公元684年唐睿宗第一次即位,此时的武则天的手中权力还没有达到足以改朝换代,身为她幼子的豫王李旦是她过渡期的最好选择。

李旦虽然继承皇位,他自己并不能上朝听政,真正把持朝政的是自己的母亲武则天。

在此后的一个时期,发生了徐敬业扬州兵变和宗室越王贞等人的起兵。武则天一方面大开杀戒,威服政敌;同时又假意要还政。686年武则天下诏复政于睿宗皇帝。睿宗深知母后不是出于本意,也就假戏真做,坚决表示不同意,武则天也就顺水推舟,依旧临朝称制,把持朝政。

李旦第一次的让位于母亲实则保住了自己的姓名,若他理不明白其中的实际情况真想登基,最后被杀的肯定是自己。

二次让位于兄长李显:698年武则天将废黜为唐中宗李显从房陵召回。李旦“数称病不朝,请让位于中宗”,显然,睿宗称病只是一个借口,他是认为自己年幼,不愿意陷入和皇兄的政治较量。按照长幼的次序,兄长被迎接回到宫中,就表明母后还是有意把兄长选立为继承人的。

唐睿宗第二次让位兄长,不仅说明了他的明理和识趣,也使武则天可以名正言顺地重立唐中宗。结果,睿宗这次以皇嗣身份让位皇兄为皇太子,自己再次被封为相王。

三次让位于自己的儿子:710年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由韦后以皇太后临朝称制。由于倒行逆施,韦后最终走上了末路穷途。睿宗的三子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等联络禁军将领拥兵入宫,将韦后诛杀,废黜少帝李重茂,拥立睿宗重新登基。

延和元年(712)八月二十五日,在位26个月的睿宗再次让位,把他这最后一让,竟让出了一个新君玄宗。唐朝在玄宗时期步入了一代太平盛世,唐睿宗倒也不能不说是一大成果。皇位传给了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帝”。至此,睿宗的第三次让位也宣告完成。

在武则天当政多年,宗室往往遭遇杀身之祸的多事之秋,睿宗每每能够自保平安并得以善终,用《旧唐书·睿宗纪》的话说:“自则天初临朝及革命之际,王室屡有变故,帝(睿宗)每恭俭退让,竟免于祸。”就连司马光也评价说:“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

可见历史的唐睿宗李显是真正的聪明,他在每个阶段的选择除了保护了自己,也保住了李唐的江山社稷,实乃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