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三国鼎立之战的赤壁之战迷雾似乎太多,目前争论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赤壁之战到底是一场多大的战争;二是赤壁之战曹操到底投入了多少人马;三是赤壁之战到底是曹操与谁发生的战争。之所以直到现在史学界还有这方面的争论,主要原因是《三国志》对赤壁之战的记录既前后矛盾,而且也语焉不详,更主要的是似乎在掩盖什么,尤其是关于赤壁之战到底是谁与谁之间发生的战争,在《三国志》中更是漏洞百出,以至于不知道该相信哪段记录是真实的。

那么,赤壁之战到底是曹操与谁之间发生的战争,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在魏书和蜀书中略有记载,但在《吴书》中才有详细记载,而且三处记载是前后矛盾。如依据《三国志·魏书一·武帝操》中记载是这样的:公走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总共只有31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如果不仔细阅读,几乎没有人认为这是在记载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即使如此,从这段记载来看,至少表达出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赤壁之战是在曹操与刘备之间发生,与孙权根本就没有关系;二是战争的结果是刘备取得胜利,曹操被打败;三是刘备因此获得了荆州和江南诸郡。所以,史学界许多人据此认为赤壁之战那是曹操与刘备之间发生的战争,而且这场战争也是一方为曹操指挥,一方为刘备指挥。

然而,对于刘备获得的这样一场胜利之战,在《三国志·蜀书》中却几乎没有记载,尤其是作为先主刘备传中是只字不提,要说有点记载,那也只在《诸葛亮传》中有一段关于出使东吴游说孙权的记载,最终的结果是: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从这段记载来看,又可以得出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赤壁之战是曹操与孙刘联军之战;二是战争的结果是曹操败;三是刘备因此而获得江南。这三个方面的结果与《曹操传》中的结果似乎又基本一致,只是发生战争的双方有改变而已,从单纯的曹操与刘备之间发生的战争到曹操与孙刘之间发生的战争。但孙刘方面至于谁指挥这场战争没有说出来。

但是,如果对于刘备方面真正参与了赤壁之战,那在《三国志·蜀书》的其他人物传中应该有相关记载,尤其是刘备传中更应该有记载,可是,翻遍三个《蜀书》,无论是刘备,还是关羽或张飞等当时刘备方面的重要人物,都没有半点记载,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这只能说明发动赤壁之战时,刘备方面根本就没有相关人员参与,或者说来不及参与,战争就结束了。

那么,战争是如何结束的呢?这个问题在《三国志·吴书》中似乎能够找到答案。无论在《吴主权》还是在《周瑜传》或是《黄盖传》等传中都有记载,尤其在《周瑜传》中对于赤壁之战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既有孙权方面关于是投降还是主战的讨论,更有周瑜请战并且能够赢得战争畅叙的理由,而且在《周瑜传》中我们能够看到,赤壁之战至少发生了两场战争,刚开始交战,曹操就败退,从长江南部退到了长江北部:“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可见,这个时候,长江天堑不在周瑜方面,而是曹操凭其阻挡周瑜的进攻,曹操处守势。所以,赤壁之战真正的核心之战为接下来的战争,这个时候周瑜采取黄盖的战术,先诈降,然后用火攻,而且在《裴松之注》里面对于黄盖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有记载,当时的黄盖受伤落水,被吴军救起,大家没有发现他就是黄盖,将其丢在船里的厕所里,黄盖大声叫韩当,韩当听出是黄盖的声音,才用衣服将他包起,否则,有箭伤的黄盖,即使没有伤,那也会冻死,是韩当救了他一命,可见,当时战争的激烈到了什么程度。战争的结果是曹操的“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赤壁之战结束。

但是,赤壁之战之后还有战争,那就是周瑜与曹仁争南郡,在这场战争中周瑜被乱箭所伤,曹仁听到周瑜受伤的消息就要发动进攻,但看到周瑜负伤而战就吓得退走了,周瑜因此获得南郡,最终被孙权任命为南郡太守。

所以,关于赤壁之战到底是曹操与谁之间发生的战争,如果仅凭《三国志》中的《魏书》中的《曹操传》中的31个字,那这场战争就是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战争,与孙权方面没有任何关系,但如果看《诸葛亮传》,才知道孙权派了周瑜、程普、鲁肃等率领三万大军参加了战争,主角还是曹操与刘备。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何关于赤壁之战的主要描写又在《吴书》呢?那原因只有一个,赤壁之战中的核心之战发生在曹操与周瑜之间,而且从《吴书》来看,主导这场战争的是周瑜。可是,在《魏书》中为何对周瑜只字不提,只提刘备呢?根本原因是刘备是霸主之一,曹操也是霸主之一,这样,曹操被刘备所败,似乎有面子一点,而且历史是后人写的,历史从来都以成败论英雄,刘备作为后来的三大霸主之一,在写曹操传时说曹操输给刘备似乎比写输给周瑜更有颜面,因为周瑜只是孙权手下的将领,如果说曹操被周瑜打败,那颜面尽失,何况,《三国志》是以曹魏为主线写的,是晋的前身。而在《诸葛亮传》中为何也只简单的提及周瑜呢?根本原因是诸葛亮是蜀汉的大臣,写蜀汉人物时当然要突出蜀汉人物的特点,不可能在这里大写周瑜,被周瑜的光辉所遮掩。而在《吴书》中为了突出东吴各主要人物的活动,当然就要还原事实的真相,从整个《三国志》来看,都突出了这样一个特征。

其实,如果还原当时的真实情景,我们还忽略了一个人物,那就是刘琦,当时,刘备流浪到荆州,依附的是刘表,现在,刘表死了,刘琮投降了,作为没有退路的刘备方面又战败了,他必须依靠刘琦,至少在表面上要依靠刘琦,因为刘琦还有部分水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即使按照诸葛亮游说孙权的说法,刘琦的力量在当时还是超过刘备,合起来有2万多人,而孙权当时派周瑜参加赤壁之战那是3万大军,所以,赤壁之战应该是曹操大军对阵孙权、刘备和刘琦三方的联合大军,而且从当时的实情来看,刘备虽然是实际的领导者(指刘备与刘琦军队),但表面上他还是应该依附于刘琦,但为什么历史最终将刘琦忽略,那还是成败论英雄的原因。而且从孙权、刘备、刘琦三方实力来讲,虽然周瑜只是孙权的手下,但周瑜也不可能服从刘备的指挥,一方面是刘备、刘琦是败军,被曹操打得几乎是没有地方可以逃了,即使按照诸葛亮的说法,合起来有2万多人,但已没有多少战斗力,而周瑜率领的是3万大军,而且当时的孙权有选择,可以投降曹操,也可以力战,但刘备没有退路,是有求于孙权,所以,即使三方军队合起来,那也必须要听周瑜的指挥。更何况,在赤壁之战中,确实是周瑜仅凭自己的3万大军打败了曹操的20多万大军,无论曹操所说的理由如何,都不可否认事实。要不然,如果真是刘备为主战胜了曹操,那在《蜀书》中还不大写特写?可为什么在《蜀书》中除了有诸葛亮游说孙权一出真正的赤壁之战发生时就只字不提呢?

所以,赤壁之战到底是曹操与谁之间发生的战争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曹操率领的大军与孙刘联军之间发生的战争,而且孙刘联军不只是孙权与刘备的军队,而是孙权、刘备和刘琦三方的联合大军,而双方的主帅之谁,曹操方面当然是曹操,而孙刘联军方面绝对是周瑜。这也是孙权称帝,功归周瑜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