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水浒传》中的武松是读者最喜欢的人物之一,一说起他人们就会想起他的打虎壮举和他那一身的英雄气概。武松的绰号虽然没有宋江多,但是人们对武松的尊称却很多。比如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后,老百姓以及阳谷县知县都称呼武松为壮士;武松当上县衙都头后,大家又都称呼武松为武都头;武松在张都监处,更是被称之为义士;血溅鸳鸯楼后,武松打扮成行者模样,于是大家称呼他为行者武松;后来武松上了梁山,做了梁山第14把交椅,这时的武松才真正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梁山好汉!

人们对武松的称呼从“壮士”变成了“好汉”,也反映出了武松人生的波折。但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在武松打死老虎后,老百姓只称呼他壮士,而不能叫他“好汉”呢?下面我给大家分析分析!

话说,武松打死老虎后,下山碰到了几十个猎户,将打虎的事迹告诉了他们。众人问武松:壮士高姓大名?武松如是回答!于是武松和众猎户一起来到了阳谷县,阳谷知县得知是武松打死老虎后,对武松一口一口壮士称呼,并提拔武松为县衙都头。由此可见,武松打死老虎后,大家为了表示对他的敬佩,都用”壮士“一词称呼武松,直到武松成了都头,大家才改口。

《水浒传》中本身讲的就是108条好汉的故事,为什么在武松打死老虎后,不称呼他为好汉,而称呼他为壮士呢?

而且按照我们现代人对“好汉”的理解,好汉就是勇敢坚强的男子或者是英雄。所以称呼武松为“好汉”应该更合适啊,甚至可以在好汉前面加上英雄二字,称呼武松为“英雄好汉”也不为过!其实,如果大家理解了水浒中“好汉”一词的意思,估计就会明白:为什么武松有打虎壮举,老百姓只能称呼武松为壮士,而不能称呼武松为“好汉”!

《水浒传》原著是这样解释好汉的:

第27回中,张青向武松解释道,自己曾告诉孙二娘有三等人不可加害,“第三等是各处犯罪流配的人,中间多有好汉在里头,切不可坏他。”从张青的口中我们可以得知:水浒中的好汉是那些犯了命案被流配的犯人。

第28回中,作者继续解释了什么是好汉!张青和武松喝酒聊天,“两个又说些江湖上好汉的勾当,却是杀人放火的事。”由此更可以看出,水浒中的好汉是那些杀人放火的人!

看到这里,大家估计就明白了:老百姓为什么只称呼武松为壮士,而不是好汉!老百姓眼中的壮士是那些豪壮而勇敢的好人,而好汉却是那些杀人放火的亡命之徒,所以肯定不是用“好汉”称呼武松了!但是后来,武松一步步走上了“好汉”之路,他先是斗杀西门庆,后又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最后在二龙山落草为寇,杀人越货、打家劫舍,至此,武松成了不折不扣“好汉”!

水浒里面所说的“好汉”和我们现代人眼中的好汉不一样,其实作者施耐庵也不看好这些好汉,甚至是讽刺,要不然也不会用“条”这个单位词来形容他们,因为“条”这个量词主要是用在动物身上,而不是人的身上。所以,提醒大家读水浒、聊好汉时要注意,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的千万不能学。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少不读水浒”的原因之一!朋友们,我们一起读水浒,从小说看社会,汲取水浒中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