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历史上看,可以说宋朝给读书人的待遇是最好的,不仅每年都有科举取士,而且只要考上了进士就有官做。但毕竟职位有限,每年官场只进人不出人,国家是怎么把这些人养起来的呢?

这就要说宋太祖赵匡胤了,赵匡胤的江山是从后周小皇帝手上抢来的,所以他刚登基的时候,手下的文官班底大多都是后周朝廷的旧臣。赵匡胤并不完全信任他们,但是没办法,还得要有人帮他干活儿。怎么办呢?他想了这样的一招:将本来一个人就能做完的工作,拆分给两三个人来做,让这几个人互相牵制,防止个人权利坐大。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呢 ?

一、冗官问题从经济上拖垮了宋朝,对言官的过度宽容加速了宋朝灭亡

十个官员八不管

到了赵光义时期,为了将科举中选出来的新秀安排进官场又不引发朝堂震荡,更是将这种官、职、差分离的制度从首都开封推向了全国,到神宗时,十个官里可能就有七八个官只拿钱不做事。

以发运司为例,这个部门的主要责任之一是根据实时供需情况,将某地的东西运到另一个地方去。但问题在于,发运司只是一个执行机关,它并没有权力决定要运什么、不运什么,有权利决定这些的是三司使。但是就连三司使也无法独立完成这一工作,他们还需要等各州的刺史将最新的供需信息提交给六部,再由六部的官员上报三司使。

古代的通讯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从刺史提交供需信息,到发运司实际上得到指令,往往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当地的供需早就发生了变化。这就让整个漕运被折腾的乱七八糟,很多时候这个地方没有东西可运,大船却来了;那个地方的瓜果都烂在了地里却还没有等到运输的队伍。而京城里的供需更混乱,急需的东西往往运不上来,过剩的货物却源源不断的一直供给。

可见,虽然朝廷官员很多,但办事效率却不高。如果说冗官问题是从经济上慢慢拖垮了宋朝,那么对言官的过度宽容就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地雷。

互相弹劾、互相抹黑

言官,就是负责上谏的官员。在宋朝,权利最大的机构既不是宰相府也不是枢密使,而是御史台。御史台是做什么的呢?它就是言官就职的地方,言官们没有实际上的职务,他们工作的重点就是对别人的工作发表意见,而宋朝对待言官极其宽容,从开国到灭亡,没有杀过任何一位言官。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言官们自己不做事,但挑起错来一点也不含糊,说话的人多,再加上言官之间各有派系,谁也不服谁,他们根本不需要在外部找敌人,仅仅是因为政见不合,就能在内部斗得你死我活。

二、王安石变法中的新旧党之争

王安石亡羊补牢

王安石变法涉及了许多部门,从农业,商业到运输业再到军事,基本上每个方面都有。以运输业为例,针对我们刚才提到的发运司的冗官问题,王安石提出给发运使增加权力的方式,让他们有权知道京城里到底需要什么、各地都出产什么,由发运使来决定用什么价钱买什么东西。货物运回京城之后,由官方原有渠道向官员、市民出售,这等同于国家开了个大买办市场,解决了以往的供需脱节问题,也让国家在平衡民间物资需求的时候,买卖之间赚到了钱。

还有历史书上提到的“青苗法”,它其实是让政府跟高利贷抢生意。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出借钱粮,每半年取利息两到三分,比民间高利贷的七分乃至八分利要便宜很多,而且能够极大的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也是最早始行的国家金融的雏形。

王安石变法是很有特色的,它本质上就是通过让政府参与商业竞争来挣钱。而变法的成果也非常显著,到了宋神宗后期,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比起开始时的入不敷出,这几乎可以说是个奇迹。这也让王安石成为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公敌。

言官是最早的键盘侠

以司马光为首的文官集团立刻发起了弹劾,而弹劾的理由简直令人发笑,比如文官集团中的宰相文彦博上书说,市场上国家跟百姓算账算的非常清楚,连一瓜一果都要计较,这样分毫必争,哪里还有大宋朝的风度,更重要的是,这里离外宾下榻的使馆很近,让他们看见了会耻笑宋朝的。

而翰林学士苏辙的奏折也没好到哪里去,他说,我们士大夫,离开亲友四处当官,如果要把士大夫跟乡野小民平等对待,那就是对士大夫的侮辱,会让宋朝变成一个不入流的下等国家,不符合泱泱大国的太平盛况。

这就是士大夫阶层当时的认知,每天都有无数言官不断的给神宗上折子要求废除变法,宋神宗在这样持续的巨大压力下,几次都险些妥协,让新法陷入了停滞。宋神宗是尝到变法甜头的人,只能暗地里坚持,神宗去世之后,高太后垂帘听政,她扶植旧党,而司马光主政后一味废除新法,甚至将宋朝好不容易从党项手里抢来的河湟地区又还了回去。哲宗亲政后,又将旧党的官员全部贬绌。哲宗逝世后,继任皇帝宋徽宗赵桓又重新采纳了旧党的方针。

神宗死了,一切恢复旧制,十个人干一个人的活其乐融融;高太后死了,哲宗上台,又实行自己的治国策略,哲宗死了,又变一次。前后四次的折腾,不仅使朝政朝令夕改,更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每变一次,百姓都得脱一层皮,国家经济不进反退,神宗一朝积累下来的财富快速流失。

这就是文臣治国最重要的问题所在,宋朝的官员工资非常高,言官们根本不在乎民间疾苦,他们跟百姓的生活是完全脱节的。只要朝廷存在一天,他们就有工资可以拿。至于百姓的日子怎么样、前方的战事如何、国家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他们无力解决,也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