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提起妲己,你们脑海里会不会马上就想起“狐狸精”、“红颜祸水”、“千古恶女”、“一代妖姬”一连串恶狠狠的词。拜很多版本《封神榜》所赐,她在中国的家喻户晓程度要比妹喜、褒姒等高得多。

而《封神榜》是根据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封神演义》基础上润色和加工而成的。

相信大部分人都对《封神榜》电视剧有着深刻的印象。而不管哪个版本,其中“狐狸精”苏妲己的扮演者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美女演员也乐于挑战这个“千古第一红颜祸水”。

其中范冰冰版的妲己妖艳多于妩媚,林心如版的妲己却又过于清纯端庄,傅艺伟版的妲己依然堪称经典。这两年陆续还有不少翻拍《封神榜》,其中妲己扮演者总能吸引人注意。

当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苏妲己,那么,历史上的苏妲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电视剧虚构的故事情节、玄幻的人物鬼神,让苏妲己成了一个很难还原本真的人。

殷墟甲骨文的出土,断开了纣王和妲己身上的一些罪恶锁链,还原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苏妲己。

商朝帝王继承制度是“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并行的,在前期、中期都还有“兄终弟及”,比如武丁死后,他的两个儿子都做了商王。但是随着国家制度的完善,“父死子继”逐渐成为正统,这在末代商王的继承人身上表现非常明显。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第29代商王帝乙的长子是微子启,颇有贤名。他就是后来周朝时宋国的开国始祖。但是启的母亲地位低下,所以启就丧失了王位继承权。帝乙的小儿子叫辛,他的母亲是商王的正妃,因此最终的第30代商王就是帝辛。辛也就是商纣王,商朝的亡国之君。

据史书记载,纣王天资聪颖,才力过人,能徒手打猛兽。形象还算是高大英俊。但同时纣王也嗜酒如命,逗鸟遛狗,无所不能,不惜国力建造鹿台,囤积粮食拿来酿酒,不敬鬼神,还大肆修建沙丘苑台离宫区,造酒池肉林,并令男女裸身于其间奔走,夜夜饮酒而不知节制。总之一句话:不是一个合格的国王,而是一个荒淫无道、不知体恤百姓的暴君。

于是百姓怨声载道,许多诸侯开始扯起反旗。他还杀了比干,贬了商容,亲小人、远贤臣,最终导致了人民的不满和起义,在牧野之战中败给了周武王,自焚于鹿台。

关于妲己的出身,就有许多说法。《封神演义》中说她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史记索引》则说她是有苏氏的美女,“己”姓。而在李逻注《千字文》一书中就把妲己说成是九尾狐的化身,好好的美人儿就这样成了“狐狸精”。此后,“狐精说”就在民间广为流传。

《封神演义》第四回,描述妲己父亲把女儿进献给纣王以换取和平,但其魂魄却在路途上被千年狐精借妖风摄去,早已悄然死去,而此后出现的妲己,“就借妲己身体成形,迷惑纣王,断送他锦绣江山”。

为什么人们总是把狐妖和淫荡妇人联系在一起呢?一种说法是:

北宋《太平御览》称,“狐者,先古之淫妇也”,表明狐仙和淫荡妇人之间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

《玄中记》中宣称“狐狸50岁能变成女人,100岁变做美女,善于蛊惑,令人迷失心智,到了1000岁就与上天相通,叫作‘天狐’,其能力足以消灭一个强大的帝国”。

也许苏妲己最终成为狐狸精就是这种社会心理的反映。

《古今图书集成》声称妲己是一头“雉鸡精”,即某种由羽色斑斓的山鸡变成的精灵,虽然幻化为人,但其脚踵却依然呈现为鸡爪状态,所以只好用布帛把它们缠绕包裹起来,以掩盖其本来面目。这也从侧面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中国古代女性为什么要缠足的解释。

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书籍记载的妲己都不同,我们无法辨别真伪,但它们却都说纣王的无道和妲己的魅惑是相辅相成的。纣王所做所为都是妲己蛊惑的,纣王为了讨妲己开心,什么逆天的事都敢干。

但事实又是什么样的呢?

比如纣王,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历数他各种罪恶,却也不得不说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而关于纣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传说,周时的文献没有记载,春秋时也没有,直到战国末期韩非子突然很生动地描绘起来纣王的无道。说“纣王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再有,即便这些罪责果是纣王所犯,却也只是跟妲己有间接关系。

我们举例来说吧。

(1)比如纣王做炮烙之刑,是因为纣王统治时,民怨沸腾,诸侯挑衅。他要用重刑治国,可是到了《列女传》时就描写形象了,加上“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即堆炭架烧铜柱,令人行走其上,以致落火被焚身亡。由此可见炮烙之残忍。因为妲己看见后笑了,这炮烙刑罚的发明人就成了妲己。

(2)再如比干苦谏惹怒了纣王,传闻比干心有七窍,纣王便剖比干,观其心。这码事儿压根儿跟妲己扯不上关系。

可惜到了《封神演义》中,就成了妲己和比干有仇,怂恿纣王剖了比干的心,于是杀比干就又成了妲己的罪过。

(3)还有,纣王娶了九侯(鬼侯)的女儿,但九侯女不喜欢和纣王一样放纵享乐,所以惹恼了纣王,把她杀了,同时把她父亲九侯杀了并剁成肉酱。鄂侯扩充封地,纣王把他杀了后做成肉干。西伯昌候,就是周文王,听了纣王的残暴,暗暗叹息,这也得罪了纣王,纣王把他囚在羑里。这些残暴的事件都是纣王干的,这其间并没有妲己的身影,至于后来剖孕妇的肚皮看胎儿性别、打折了老人的腿骨看骨质疏松等,更是连正史都无有所闻,都是完全不知道出处的野史了。

认真算起来,唯一和妲己有关的应该是说纣王“好酒淫乐,爱妲己,唯妲己之言是从。”

也就是说纣王找人编了比较色情的音乐和舞蹈,让妲己和宫人翩翩起舞,以娱视听。

所谓纣王“妲己之言是从”,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商人非常重视迷信,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这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确切记载的,妲己能够影响的力量,实在微乎其微。

纣王性情刚猛,刚愎自用,不喜听人摆布。妲己只能算是他晚年生活的伴侣,谈不上言听计从、干涉商朝的政治策略,妲己的恶名很大程度上是周人宣传的结果,是政治斗争态势下舆论宣传的牺牲品。

“酒池肉林”之说的来历是商朝已经逐步从游牧社会进入农牧社会,十分迷信鬼神巫卜,为了酬神祭祀,时常载歌载舞、饮酒欢唱、几至醉死,宫廷如此,民间也是这样。

妲己进入帝辛的生活时,正是商朝国力中天的时候,四方的才智之士与工匠纷纷向朝歌集中,形成了空前的热闹与繁荣,所以纣王才可以加大赋税,大建鹿台,积攒大量粮食用来酿酒。

妲己对于纣王,是他戎马一生后晚年生活的调剂,两者的年龄差距不下于唐明皇和杨贵妃。是纣王的晚年昏聩、穷兵黩武最终掏空了商王朝,给了周朝以伐商的理由,妲己的存在只是让这个理由更加充分了而已。

但是,在后世男权社会的人们总结殷商覆亡的教训时,发现了妲己这个替罪羔羊,于是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随着时间而逐步升级。

从《尚书》里讨伐纣王的一句“听信妇言”开始,到《国语·晋语》里“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再到《吕氏春秋·先识》中“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都是各家做的所谓的合理推断。

再到后来,年代越久,想象力就越丰富,写出来的史料也就越生动。直到后世成书的《封神演义》,因为没有史家的顾虑,加上历代文人提供的诸多素材,演绎起来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恶女、一代妖姬的罪名,也最终坐实在了妲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