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遍翻历史典籍, 很难发现一个故事能在一本史书里单独讲两遍, 《晏子春秋》是个例外。

关于晏子治东阿的故事,分别出现在《晏子春秋》的内篇和外篇里面, 故事情节没有多大的不同,只是详略有所差异。难道是刘向在整理史料时,老眼昏花犯糊涂了?刘向身为西汉宗室大臣,才学举世公认,奉命整理诸子百家的著作,是不太可能犯重复编写这类低级错误的。那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这个故事无论是对于君主还是臣子来说,都极为重要。

晏子是齐国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东阿是齐国都城临淄的西边门户。为了把东阿治理好、守护好,齐景公对晏子寄予厚望,任命他为东阿的最高行政长官。

可事与愿违,在晏子治理东阿的三年内,关于他的各种绯闻、投诉、控告不绝于耳。齐景公很生气,把晏子召回朝中,当众罢免了他的职位,还放言要狠狠惩治他。

晏子觉得很委屈,但是心明如镜的他略一思索,便知道了问题所在,于是恭敬地对齐景公说:“大王,我知道错了,请让我再治理东阿一次,如果三年之后我没做出政绩来,请治我死罪。”齐景公看晏子的态度极其诚恳,于是答应了。

果不其然,晏子在这三年里,政绩斐然,好评如潮。齐景公非常高兴,把晏子召回朝中,准备大加封赏,并饶有兴趣地询问晏子是怎么做到的。

晏子回答道:“我之前治理东阿的时候,为了城里的治安,把小路堵死、把后门紧闭,于是喜欢走歪门邪道的人很不高兴;我奖励节俭孝悌、惩治偷奸耍滑之辈, 于是好逸恶劳的人很不高兴;我判案子的时候不偏不倚,于是当地的豪强很不高兴;大王您的左右求我办事,如果要求合理,我就去处理,不合理的我就置之不理,于是您的左右很不高兴;我侍奉权贵们严格遵守礼的规定 ,于是权贵们很不高兴。因此,东阿当地的这些人就到处说我坏话,大王您身边的近臣和权贵们也都说我坏话,这就是头三年我治理东阿政绩很差的根本原因。

晏子喘了口气儿,接着说道:“我在这三年换了一种治理方式。我不封堵小路,也不关闭后门了,于是邪民们很开心;我不奖励节俭孝悌、也不惩罚偷奸耍滑的行为,于是懒民们很开心; 我断案的时候左右讨好,于是当地豪强们很开心; 大王您左右的人给我递条子,我一切照办,于是您身边的人很开心;我侍奉权贵们超出了礼的规定,于是权贵们很开心。因此地方上的邪民、懒民、豪强,大王您身边的近臣和权贵们都说我的好话,这就是我这三年政绩卓著的原因。”

晏子最后做了一下总结陈词:“大王, 按道理来讲,我头三年的政绩理应得到奖赏的而不是要受惩罚,我近三年的所作所为理应受到惩罚而不是获得奖赏。愿大王三思。”

自此以后, 齐景公任命晏子为国相辅佐政事,三年之后齐国实力大增,屹立于诸侯之林。

不知道大家从晏子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中,有没有发现似曾相识的东西。晏子第一次治理东阿,维持社会治安、整顿社会风气、执法公平公正、不向地方豪强低头、不向权贵们阿谀奉承,是恪守原则、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清官。但是这样的清官,不仅没有受到奖励,反而还要受到惩罚。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晏子破坏了当时官场上潜规则。那当时的潜规则是什么呢?答案就在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的举措里,也就是得过且过、不讲原则、左右逢源、阿谀奉承之类的做派。

晏子身为地方官,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决定他政绩的不是他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实事、倡导了多好的社会风气、执法有多么的公正不阿、敢于拒绝各种递条子和打招呼,真正决定他政绩的是要懂“规矩”、要“合群”。

什么叫懂“规矩”,什么叫“合群”呢?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之所以获得上上下下的赞誉,原因无他,是晏子转型了! 晏子第一次治理东阿时,不近人情、不搞人际关系、一心扑在工作上,善良的老百姓肯定是受益了,但是背景深厚、手上有实权、能左右君王心意的利益集团就不开心了,觉得特立独行的晏子太不懂规矩、太碍事了,于是决定毁掉他。幸亏晏子够聪明、够机智,亲自为齐景公做了一次试验,把当时官场上的潜规则揭露无遗。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贪赃枉法、胡作非为、欺上瞒下、鱼肉百姓的奸臣酷吏数不胜数,但是像魏征、包拯、薛令之、海瑞这样的清官是少之又少。其实对于古代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读书人来说,一开始都是怀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可是随着在官场浸淫日久,读书人身上的棱角慢慢被磨平了,取而代之的是圆滑和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