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与其思想理念上的斗争。在这一时期各国的局势都很不稳定,而在经过各种社会改革后,这些秉承着不同思想的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这一时期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他们宣扬自己的思想,抨击其他的学派,所以这就导致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那么诸子百家在这段时期的历史地位变化是怎样的呢?
首先先秦诸子百家可以用两条线索组织起来。第一条线索就是学派,也就是最常见的论述角度,一般包括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第二条线索是地域,主要包括三晋(赵魏韩)、鲁、齐、宋、陈楚。而关于诸子学术的地域问题虽很早就有学者涉及,但目前尚未能形成体系性的一般认知。
孔子之学毫无疑问首先是鲁学。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在孔子之后,邹鲁本地的思孟学派一般被认为是儒家“正宗”的原因。而主要活动在三晋的子夏学派,衍生出了从李悝、吴起到商鞅的三晋法家。名家主要人物惠施和公孙龙在三晋的出现,或许也可以归功于子夏学派的影响;而杨朱和申不害,虽然各自都被看作是道家和法家,但两人的名家倾向也很明显,且两人也都活跃在三晋。墨家一般也被看作受孔子影响下的一支,而墨家的地域问题虽颇有争议,但墨学还是倾向于宋学的。而老子之学首先就是陈楚之学。所谓陈楚,就是后来经过被楚国吞并的陈国,它在文化上对古老楚文化进行了改造,并起到的重要作用。庄子是以老子为宗,但他并不同于老子,部分原因有可能是在庄学地域上是属于宋学。
阴阳之学毫无疑问首先是齐学。因此任何学派在齐地都或多或少呈现出阴阳家化的倾向。稷下法家(慎到、尹文、宋研等)的“援道入法”,以及《管子》的成书,就是采用了老子的道家思路和齐地的阴阳家倾向,从而改造三晋法家和名家的过程。而《易传》和《公羊传》,小编也认为是稷下学者对于儒学的发挥,传统的邹鲁儒家更强调诗书和礼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学派的学说从发展、传播与交流下日趋成熟,所以战国晚期诸家融合的趋势十分明显。比如上文提到的齐地阴阳学对各家的改造,又或是荀子的出现、韩非子对法家三派的集成、《吕氏春秋》的编纂。春秋末期和战国初始,思想界当属孔子后学在列国传播和老子之学从陈楚传向中原这两个过程。至于孔子与老子他们在时间上孰先孰后我们在此不做争论,但从中原列国的视角来看,明显是孔子之学先入为主,老子之学远来是客。所以孔子之学以鲁为中心,向三晋、宋、齐逐渐扩散开来。而老子之学是以陈为出发点,由近及远经过宋、三晋、齐。
在魏国四战争霸,大约孟子盛年之前的战国。这段时期主要是以商鞅为顶点的三晋法家成型,还有墨子、杨朱对学界的冲击,就是孟子所说的“杨墨之言盈天下”“天下不归杨则归墨”的情形。到了战国中期,即秦齐楚三强格局逐渐形成。这段时期是各家各派深化理论的时期。就比如孟子对儒学的发展、庄子对道家的发展、齐稷下学派的形成,以及名家的繁荣(包括三晋的名家和晚期墨家的“墨辨”)。而墨子本身的政治思想已经被儒家所吸收。其实后来儒家的很多说法都可以追溯到墨子的理论,不过没有学术界的共识,所以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而到了最后的战国晚期,即大一统趋势逐渐明朗,秦统一六国之前时。在这段时期一方面是有些学派出现了集大成式的人物,就像是法家的韩非、名家的公孙龙、阴阳家的邹衍等。而在另一方面是诸家融合的趋势,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荀子,当然还有《吕氏春秋》的编纂。所以这就是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与变化,当然最后儒学也正是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再加上孔子的成就,所以在历史上占据了无比重要的地位。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