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诸葛亮在三国中,其智近妖,被称为“智圣”,其智力绝非我们这些平常人所能比,他又特别精于算计,你认为他会做赔本的买卖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诸葛亮之所以坚持六出祁山,纯属无奈之举,真相令人心酸呀!

关羽大意失荆州,直接丧失了蜀国争夺天下的机会。赤壁之战后,刘备借荆州,西取益州、汉中等地,一跃成为高富帅,真正地拥有了争夺天下的实力,可谓是刘备的上升期。正当刘备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关羽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率军从荆州北伐,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时候刘备真正达到事业巅峰,眼看有希望一统天下。但魏国和吴国联合,关羽大意失荆州。荆州的失去,造成蜀国不仅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更要命的是失去了逐鹿中原的重要战略跳板。

刘备冲冠一怒为关羽报仇,刘备率蜀国精锐,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发动了夷陵之战,攻打孙权,实则是为了夺回荆州这块战略要地。但这次老司机刘备,竟然阴沟里翻船了,被初出茅庐的陆逊打败了,蜀国精锐损失殆尽,蜀国元气大伤,要不是魏国虎视眈眈,吴国见也占不到便宜了,主动讲和的话,蜀国就玩完了。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韬光养晦,准备再战。夷陵之战大败后,刘备病重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前期,诸葛亮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厉兵秣马,扫清内患,好不容易才缓过来。按理说,你就继续韬光养晦呗,别浪才对,为何后来诸葛亮坚持六出祁山坚持北伐呢?

实际上,是以下两个隐情。一是北伐,一统天下是蜀国的既定目标,除此之外,为了扩展地盘,也必须要北伐。在失去荆州后,蜀国在三国中,面子最小,人口少,经济落后(当时还是落后的偏远山区,远不如曹操的北方经济发达)。一统天下是蜀国的既定目标,为了完成目标,为了蜀国的生存,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必须要对外扩张,但蜀国的西边和南边都是荒芜之地,而东边是盟友孙权,由于联吴抗魏的总体方针不能破坏,只能选择北伐。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祁山,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降蜀,这就是土地、人口、财富,此消彼长,美滋滋呀!

第二原因是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诸葛亮清楚地明白魏国和蜀国在整体实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果采用保守的防御的话,由于当时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平原,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的人口和经济只会得到越来越快的增长。等到魏国吃饱喝足的时候,蜀国就只能坐以待毙。为此,秉承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观点,诸葛亮不仅自己六出祁山让魏国军队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进攻蜀国,而且还在死后让姜维继续坚持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从而实现延长蜀国生存时间的目的。还有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至少是在创造一统天下的可能和希望,否则就是坐吃等死,谈何一统天下呢?

最后,虽然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并没有北伐成功,取得多大的功绩,甚至是耗费了蜀国的国力,但正是由于不断地北伐,才延缓了蜀国的生命。特别是诸葛亮真是的耗尽了毕生的心血,以此践行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值得后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