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嫡长子,母亲张皇后,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年号正德,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作家“当年明月”曾经评论到:武宗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是一个好人。

据明史武宗本纪记载:“帝性聪勇,好骑射”。武宗从小就非常聪明,喜欢习武而不喜欢读书。大家在提到明武宗朱厚照时,大多数的观点都认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一个不务正业、不理朝政、生性顽劣的皇帝。而另一小部分的人认为朱厚照是功绩大于过失的明君。而笔者认为朱厚照他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昏君,但也算不上明君。

一、历史上的明武宗是怎样的人?有没有真本事?

武宗皇帝顽皮任性,为所欲为

武宗皇帝是孝宗长子,孝宗当政时忙于政事很少对东宫进行管教,以至于武宗每日与东宫的随侍太监为伴。尤以“刘瑾、张永、谷大用”等为主,这也为武宗登基之后宠信宦官埋下了伏笔。武宗登基之后,首先废除了“尚寝官”和“文书房”的内官以减少他们对于自己的限制,另外孝宗时的“经筵日讲”他也以各种借口逃避,始终没去过几次。其次,朱厚照不但荒废了始于孝宗朝的午朝制度而且对于早朝也是“多次缺勤”。最后,武宗为了能够自由自在的玩耍直接从紫禁城搬了出来,将办公地点设在了豹房。甚至于在正德九年,乾清宫大火时,武宗皇帝在豹房边下令扑救,边不时对左右说:“好一棚大烟火”。

此外,正德皇帝又在豹房中开设商市,建立妓院。每日与宫女、乐工和各地进献的美女嬉戏打闹,还美其名曰“游龙戏凤”,真是好不快活。正是因为武宗皇帝住在豹房结果直接导致了身边“嬖佞盘结左右”,而其对这些“有功之臣”非常大方,直接封这些人为义子,赐朱姓。允许他们参与政治,处理朝政,甚至于掌握军权,而武宗本人在豹房时也是与义子们“同出入,共卧起”。这些义子中比较有名的人有江彬、钱宁、许泰等,这些人直接借助“父亲”的关怀直接平步青云,祸乱一方。

最后,武宗皇帝不喜欢文武百官,认为他们特别迂腐,一点都不好玩。所以朱厚照先生多次上演了“微服出访记”。真可谓:将军朱寿幸宣府,皇帝正德又征南。

相比之下,大臣们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皇帝大人突然间就消失了,而武宗皇帝却乐此不疲并且以戏弄百官为乐。例如武宗在南下江南时路过扬州,知府蒋瑶摆下酒席为其践行,武宗皇帝见到酒席勃然大怒,训斥到:“摆什么酒席啊,简直就是铺张浪费。”当大家都以为皇帝真的不吃酒席,为当地官员考虑的时候武宗突然说到:“你们不如把酒席折成银两送给我”,说完便大笑着离去,留下满脸震惊的大臣们。这就是武宗皇帝,一个追求个性的凡人,一个为所欲为的皇帝。

武宗的用人术

正德皇帝由于小时候与刘瑾为首的宦官为伴,所以在执政初期重用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免除致使谢迁、李东阳的职务,致使朝政被刘瑾把控,朝纲不振,朝中大臣大多为刘瑾党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使皇帝的意图能够通过司礼监更加迅速的传达下去,而文官集团也在“八虎”当政时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于皇权的束缚。

正德五年刘瑾被诛、李东阳致仕之后,正德皇帝一方面重用恩师杨廷和以及杨一清、费宏等人为首辅使得文官集团在朝中的地位有了一定的上升。而杨廷和等人都是当代君子,这对于国家的运转和朝中事物的处理上有着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武宗又重用众多义子如锦衣卫指挥使江彬,司礼锦衣卫亲军指挥使钱宁等人,又使得正德朝的官员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平衡。

武宗的为政措施和军事才能

武宗当政时期,政治上有杨廷和等人执掌朝廷,对于百姓多次免赋和赈济,经济得以一定程度发展。使得太仓粮食在嘉靖年间仍然有数年富裕。外交上,乌思藏、琉球、哈密等国入贡,葡萄牙与中国也有一定的接触以及伊斯兰教派开始在中原大地传播,加强了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系。

另外,武宗有着较强的军事素养和指挥作战能力,例如在应州之战时,武宗先派王勋部这一小股部队与 鞑靼小王子纠缠和进行拉锯战,以实现迷惑小王子,使其误以为这就是明军主力。从而为明军主力部队的集结和奔赴战场赢得了时间。另外,又派遣张永等人率领一部分明军与自己汇合,最后再突然出现在战场。而当明军真正与小王子达延汗决战时,武宗皇帝始终保持着镇静,没有退缩始终驰骋于战场前后为明军打气,也正是在武宗皇帝的临危不惧的指挥下才取得了应州之战的胜利。由此看来,朱厚照有一定的真本事,并不是大家流传的那样不堪。

二、武宗皇帝的功与过

武宗皇帝的功绩

首先,武宗皇帝在位期间曾经发生过安化王之乱和宁王叛乱两次较大的叛乱,其中宁王在叛乱之前更是收买了朝中诸位大臣,可以说声势浩大。但是基本上都是很快地被平定,安化王叛乱不到一个月,宁王叛乱也只是三十四天而已。

其次,武宗在位时期多次减免赋税,例如,武宗本纪中记载:“丙子,免被寇州县税粮一年。”和“月戊戌,河决黄陵冈。秋八月,免南畿水灾税粮。”等等武宗本纪中记载的免除赋税就多达十余次之多,最后便是谈笑间诛杀了刘瑾,逮捕了钱宁等,以及自己御驾亲征,躬御边寇,在军事上击败了小王子取得了应州大捷。明史载“是岁犯边,遂不敢深入。”此战也成为武宗皇帝唯一勇猛的证明。

武宗皇帝的过失

首先,武宗皇帝在位期间,设立豹房淫乱后宫,多次出走京城,不理朝政,不务正业,亲近宦官和小人,使朝政落入宦官和奸贼之手。

武宗本纪中记载:“八月辛巳,立内厂,刘瑾领之。庚寅,下韩文锦衣卫狱,罚输米千石于大同。是月,山东盗起。九月癸卯,削致仕尚书雍泰、马文升、许进、刘大夏籍。辛酉,逮刘大夏下狱,戍肃州”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武宗皇帝宠信刘瑾,并且将孝宗朝的名臣悉数罢免下狱。其次,武宗皇帝还宠信江彬等小人,致使江彬嚣张跋扈,排挤大臣,多有作奸犯科之事。 最后,武宗还收了一百多人作为自己的义子,分别授予了官职,致使朝中一时间群魔乱舞。

武宗还增加赋税100万以修建宫殿,并在正德15年下江南时又数次向府县官员索要土特产。此外,武宗皇帝他不喜欢学习儒家经典,却对鬼神之力有很大的兴趣并且精通阿拉伯语等多国语言,与来自西域、乌斯藏、波斯的异域番僧为伴,并且还自封自己为大庆法王。

另一方面,武宗皇帝不能听取大臣的正确建议,例如当乾清宫发生火灾的时候,杨廷和等要求其下罪己诏并且上书广开言路、通达民情、遣还边兵、革除宫市、节省土木建筑、减少织造等一共十多条,这些建议都切中时弊,但武宗都不采纳。这些都是武宗皇帝的过失,在功过方面可以说“七分过失,三分成绩”。

总结

笔者认为看待历史人物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分析其所在时期历史背景以及其查阅更多的历史资料来丰富,历史人物的形象。从武宗本纪,和杨廷和传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武宗皇帝是有一定功绩的,其并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全都是污点。通过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表明,武宗只不过只是喜欢玩乐,笔者认为武宗皇帝只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的年轻人。

至于要评价昏君还是明君的话,只能说武宗他是一个知忠奸,晓善恶,小事上比较糊涂,但是大事却从不糊涂的一个拥有逆反心理的问题皇帝。明史武宗本纪评价武宗皇帝说:“武宗以武功自雄,躬御边寇。”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正统皇帝以来明帝国在军事上的劣势,然而武宗皇帝却亲近小人,旦乐嘻游。好在始终把权力握在自己手里,使国家不至于危亡。

如果武宗皇帝能够继承孝宗的遗风,制节谨度,则绝对是一代明君。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正德皇帝他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