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刘备本是卖草鞋的商贾,虽然后期被汉献帝勉强认成了皇叔,但实际上他们相隔十八代,刘备便成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室宗亲,但曹操也没好到哪里去,他是宦官之后,在朝为官时,还曾被同僚耻笑。他们的起点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两人又都有雄心壮志,为何后期的强弱会那么明显呢?尤其是在徐州之战中,刘备和曹操兵力相当,为何还会一败涂地?
在大家的印象中,刘备的家底似乎一直很薄弱,而曹操好像生来就应该兵强马壮似的,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徐州一战中,虽然刘备连个城池都没有,长年累月地寄居在陶谦驻扎的徐州,但实际上他已经统帅一万兵力了。曹操虽然号称有十万虎狼之师,但其实根本没有这么多,而且曹操在征讨徐州的时候,北方的袁绍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曹操呢,曹操就算再大胆,也不敢把所有的兵马都带出许都,许都必定是要留几万兵马看家的。这样算来,曹操不过才带了一两万兵马来徐州而已,两方的军事实力不相上下。既然兵力相当,刘备以逸待劳,曹操还腹背受敌,为什么结局却出乎意料呢?
其实,刘备的失败不是因为他实力不够,而是他作战经验不足,政治才能有限,这点郭嘉就曾跟曹操预言过。刘备虽然在徐州境内呆了六年,但他却一直屯兵于偏僻的小沛,几乎没有接触到处在政治核心的徐州,加之曹军突然攻打徐州,刘备更是措手不及。此外,刘备这些年都是以豫州刺史的身份带军驻扎在这里的,即便陶谦在去世前,想将徐州的大权交到刘备手里,可是他个人的意愿却代表不了朝廷,曹操按住天子死不同意,刘备就只能当个豫州刺史,名不正则言不顺,他师出无名,即便跟曹操对垒,也无法调动徐州所有的势力。
刘备虽然有一腔的抱负,但他不像曹操,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匡扶汉室,而不是跟同样仁义的陶谦夺权,自然就放松了对徐州乡绅和高官的结交。如此一来,等到临阵交接军权大事时,手下部将说不定还不认识,更别说了解大将的优缺点了,不过是胡乱指挥而已,这样糊涂的作战方式,不失败才怪呢。
大敌当前,刘备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立刻加强徐州的防御,但是看看他的排兵布阵,就知道管理有多混乱了。刘备派陈登防守孙权,陈登可是天子任命的太守,是名正言顺的徐州之主,曹操这次征讨刘备就是代表天子来的,陈登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谁都不帮,甚至还会放曹操进城,刘备派这样的人驻守徐州,怎能不败。刘备可不是光派错这一个人的,昌豨也是其中一个,此人也不是刘备部将,他是半路来徐州暂避风头的,两人不过是临时搭伙,他叛变的几率非常大,一旦曹操在北边撕开一个口子,大军便能长驱而入了。
刘备在布置徐州的防御力量时,做了很多这样的安排,这些守城大将都不是他的心腹之人,虽然这也叫布防,可是战斗力却微乎其微,更像一盘散沙,大家内心各自都有小算盘,就像当年征讨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一样,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反观曹操,虽然只有区区两万人马,可是每个征讨刘备的大将都是曹操的心腹,个个都想立军功,他们齐心协力对付这些乌合之众,自然不在话下。
曹操在攻打刘备之时,诸葛亮还没有被他收入麾下,手下的谋臣除了平庸的糜竺之外,几乎没有能托付大事的人才。但是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有勇无谋,关羽和张飞虽然勇猛无比,但是他们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刘备比他们强一点,却也是半瓶子晃荡,不堪一击,这便是徐州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也导致了刘备前半生四处漂泊的命运。
刘备的失败不全是因为内部问题,袁绍这个猪队友也占据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备在大战之前,也曾派人游说袁绍,希望他能跟自己合作,从北方攻击曹操,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可惜袁绍正巧在这时痛失爱子,整日以泪洗面,完全没有大将风范,别说打仗了,他都已经到茶饭不思的地步了,刘备和袁绍联手的绝佳机会,就这样被袁绍白白浪费掉了。
徐州之战的失败是必然的,即便历史可以重来一次,刘备也打不赢曹操。但若时间能倒退到六年前,输赢就不一定了,如果刘备当初将关羽留在徐州,将吕布牢牢地锁在小沛,这样不就能顺利掌管徐州了。刘备和吕布的城池形成掎角之势,互相照应,即便曹操吃了熊心豹子胆,也要掂量一下吧。只要刘备掌握徐州的核心权力,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