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7-28 来源:hao86 王翦简介 战国名将王翦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作为臣子最怕的就是功高盖主,但秦始皇灭六国第一功臣王翦,如何能成为唯一善终的战国名将呢?

王翦是秦始皇的将军,他不但懂军事,也懂皇上的小心思,同期的将军都是因为不懂,最后没有好下场。

但王翦凭借自身的智慧,最终能够在荣华富贵中安享晚年。

一、古代功臣宿将常常自污

“飘然高隐”太困难,效忠输诚又不尽管用,功臣宿将为了全身免祸只好另外再出高招。他们苦心孤诣,多方摸索、反复实践的结果,以博取君主的放心,换得自己的太平无恙。按照常人的思维逻辑,潜在的皇权争夺者,总是那些雄才大略奋斗不息者, 或者是阴险狡诈、深有城府的家伙。相反,那些了无心机、庸庸碌碌,只图吃喝玩乐,热衷淫逸享受的人则容易满足已有的待遇,不会冒险去觊觎非望,兴风作浪。即便万一生事滋乱,就凭这些人的花拳绣腿功夫,对付起来也会容易得多,稍加施压,即可摆平。所以说,声色是娱,犬马是好,其无大志。可想而知,皇帝喜欢的就是这类酒囊饭袋。在他们眼中,贪图享受甚至贪污腐败,不失为一种“美德”,一个腐败的奴才与一个精明的人才,他是宁取前者而不用后者的。如此他方可以高枕无忧稳踞皇座。皇上的这些微妙内心活动,自有人在那里细心揣摩,功臣宿将为保命全身则更不会闲着。他们发现,在皇上的心目中,求田问舍、安居乐业、不思进取者,远远要比壮怀激烈、闻鸡起舞、有所追求者亲切和可爱得多。既然是这样,那么身处嫌疑之地的自己,要全身避祸,最好的办法就是贪图享受、醉生梦死。让皇帝陛下觉得自己只有依翠偎玉的“花心”而没有争权夺利的“野心”,龙心一悦,就想不起干“兔死狗烹”之类的勾当了。

二、秦国伐楚失败

公元前 230 年至公元前 225 年期间, 秦王嬴政按照“灭诸侯,成一统,建帝业” 的战略目标,实施“远交近攻”等一系列战略方针。于是“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南”,蚕食鲸吞,相继攻灭了韩、赵、魏、燕诸国,紧接着开始了伐楚的准备。秦王先是征询了战功卓著、风头正盛的青年将领李信的意见,问他攻灭楚国、统一南方需要多少兵马。李信当时正陶醉于灭燕战争的成就之中,睥睨一切,顾盼自雄,他头脑一热,表示只需要二十万人马便足以犁庭扫穴,灭亡楚国了。秦王听了李信的表态后,一是倍感振奋,二是多少还有些不放心,于是又向老将王翦征求意见。王翦久经沙场,经验十分丰富,持重老练,作出了慎重而具体的判断:楚国国土面积广阔,各种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军事实力可观,虽然屡次战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拥有相当的实力,绝对不可轻视, 草行事。所以他向秦王明确表示:“依臣愚见,要讨平楚国,非得动用六十万大军不可。”秦王听了很不高兴,便讥讽又斥责王翦说:“王大将军您可真的是英雄迟暮了,居然如此胆怯,也太看重对手了。李信都拍胸脯保证只需二十万兵马便可扫平楚国,勇气可嘉呀,我看这一次还是让年轻人放开手脚,去冲锋陷阵吧!”于是秦王下令,由李信和蒙武统率二十万将士大举攻楚,去完成统一南方的战略目标。王翦这下可乐得清闲了,便乘机称病告老还乡,杜门谢客,过他的安逸生活去了。

谁知李信、蒙武大军深入楚境之后, 虽然连克数座城池,颇有斩获,但不久就遭到楚国名将项燕统帅的楚军主力的大规模反攻,一时间秦军大败,丢失两个营寨,死七名都尉。楚军得势不饶人,乘胜追击三天三夜,杀得李信弃城而逃,前功尽弃。秦王听说李信骄傲冒进,惨遭败绩, 震惊不已,这才后悔当初不听从王翦的意见,自食其果。没奈何,只得再亲自登门,请求王翦重新挂帅出征。王翦一再推辞说:“老臣年迈多病,委实难以担当如此重任,为了不致贻误军国大事,恳请君王另选贤将为妥。”但是,秦王不为所动, 执意要他领兵出征。

王翦本来还想推辞, 后一想到白起将军当年推三阻四不肯出任围攻赵都邯郸的秦军主帅,以致惹祸杀身的事,害怕自己重蹈覆辙,只得答应出征。但有一个条件他坚决不放弃,那就是要求有六十万兵马用作攻楚,否则,万万不敢受命。秦王已有前车之鉴,又迫于军情紧急,只好答应了王翦的请求,并正式拜封其为大将,以蒙武为副将,统率六十万之众进攻楚国。

三、王翦伐楚、功成名就

王翦临行之时,秦王亲自送到灞上(在今陕西西安市东),设宴为其饯行。酒席之上,王翦起身举觞,一面为秦王祝福,一面为自己捞利,请求秦王多赏赐自己一些良田、美宅和园池。秦王笑着说: “老将军何必多此一举,到时候您打了胜仗回来,便可跟寡人同享荣华富贵,难道还需担心晚年穷愁潦倒,衣食无着吗?”

王翦回答说:“话可不能这么讲呀!在君王您手下为将,即便有再大的功劳也无法封侯,所以有必要请求多多赏赐田地、园池和房产,以便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家业,也好免去老臣我的后顾之忧。”秦王听了哈哈大笑,未置可否,只是说:“不急不急,以后再说。”

王翦拔寨启程之后,经蓝田至武关,一路上连续五次派遣使臣回朝,请求秦王尽快把田园宅产赏赐给他,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这种要求赏赐的做法按正常的思维逻辑令人难以理解,连王翦身边的亲信侍从也看不下去了,纷纷劝诫他说:“将军您一路上不向君王报告具体的军情,反而不断地派人要求封赏,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做得太过分了呢?”可是,王翦却笑着对自己的心腹左右解释这么做的用意:“这就是你们几位有所不知了!自古以来哪一个君主对大臣没有猜忌之心呢?你们能够肯定秦王不是这样的人吗?我所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几乎就是秦国的全部兵力了,他怎么能放心得下呢?一旦有风吹草动,使他心生疑忌,轻则派人监督、束缚我用兵的手脚; 重则废黜职务,解除兵权,甚至还会招来身首异处的祸患。我再三请求赏赐,难道真的是为了一点点田地、房屋、园池吗?不,当然不是,这不过是借此让他对我放心,使我能够放手用兵,完成灭楚之大业,造福于大王和国家罢了。”

一番话,使得其左右亲随茅塞顿开,对主帅王翦为将的韬略钦佩得五体投地。

王翦的自晦、自污之道果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秦王眼中,王翦不过是一个会打仗而无野心异志的人物,所以对他信任无比。

王翦得此机遇,遂能够全力施展兵力,很快就战胜了楚军的主力,杀死项燕,灭亡了楚国。

同时,由于王翦在秦王面前装出一副胸无大志、斤斤计较的模样,解除了君主的猜忌之心,所以, 秦统一六国以后,他能够平安无事,逍遥自在,悠哉悠哉,幸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