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想必已经妇孺皆知了,蔺相如做为赵国的谋士刚开始不显山不露水的,到后来《完璧归赵》的时候却一鸣惊人,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呢?为何能够在三年内上升到上卿的地位。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蔺相如身上有哪些品质?

蔺相如简介

蔺相如(前329年—前259年),战国时赵国上卿,今河北曲阳人,一说山西临汾人,官至上卿,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时势造英雄。在纷繁变幻的战国时代,涌现出大批文臣武将,他们各展其才,在那丰富多采的英雄画廊里,位置显赫,映照千古。

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关于蔺相如的故事

完璧归赵

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拿着一块宝玉来到了秦国,这块宝玉本来是赵王的,秦王听闻后便差人送来信说愿意拿城池交换。因为秦朝很强大,赵王只能派人去送玉,这个人就是蔺相如。其实秦王的意图谁都明白,他只是想骗到玉,所以赵王极有可能既拿不到城池又会失去宝玉。蔺相如当然心中也明白,当把宝物献给秦王的时候他已发现秦王并没有要交换城池的意思,于是便想出方法将玉拿回了手中后威胁秦王如果不交换城池就砸碎玉。后来蔺相如不仅安然地回到了赵国还带回了那块宝玉。所以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的性格中有勇敢也有机智,有智慧也有勇气。

渑池之会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上当,又不敢不去。蔺相如为了祖国荣誉,不怕牺牲,决定亲自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宴会上,他与秦国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泰国群臣向赵国要十五座城,蔺相如寸步不让,提出用秦国的国都咸阳作为交换条件,使秦王理屈词穷,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

负荆请罪

蔺相如“完璧归”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可是商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完璧归赵》中不难看出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是不畏强权,精忠报国,声明大义,《渑池之会》中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是机智勇敢,临危不乱,《负荆请罪》中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是为人大度,深谋远虑,不计荣辱得失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