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编写《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于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大帝。

其中命人编修《永乐大典》就是朱棣功绩之一,编纂之时他说:“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意思就是很明显了,他心中想的就是编纂一部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质量最好的大型图书。造福子孙后代,未将来之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财产。

开始编纂之时,朱棣召集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命名为《文献集成》,完成后交给朱棣查看,朱棣却非常不满意,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于是再次召集全国顶尖人才大咖,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

到了1407年,经过4年的奋战之后,终于再次定稿,并交给朱棣校阅,朱棣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包括天文,地理,道德,政治,法制等。

《永乐大典》编纂完成后只手抄了一部正本,藏于文渊阁中因此他只是皇家读物,外人不得一看。这部正本在经历明朝7位皇帝后,依然完好如初,后嘉靖帝担心孤本容易丢失,于是重抄了一部,两部《永乐大典》分别存放,一部存于北京,一部存于南京。后因明朝灭亡《永乐大典》终被丢失无下落。

清康熙年间,大臣徐乾学等人奉旨入皇史宬检阅书籍,发现《永乐大典》副本,清点后得知,副本已经残缺,雍正时《永乐大典》副本改藏于翰林院敬一亭。又到清朝乾隆年间《永乐大典》又有遗失,仅存有8000册。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丢失大量《永乐大典》。光绪元年(1875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大典》不足5,000册,《永乐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职员监守自盗,据说文廷式一人即曾盗走百余册《永乐大典》。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仅剩800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翰林院被义和团的拳民焚毁,《永乐大典》损坏三百余册。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十一日,英使馆交回《大典》330册。不久又遭到监守者瓜分19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4册。《永乐大典》命运如此悲惨,不断遗失。

现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161册(通过近代收集,名家赠送,鲁民捐赠),另外美国国会图书馆还藏有40册,英国各地包括英国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英国剑桥大学等存有51册,德国汉堡大学图书馆、德国科隆大学图书馆、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等存有5册,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库、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三理图书馆、日本静培堂文库、日本斯道文训、日本大阪府立图书馆、日本武田长兵卫、日本石黑传六、日本小川广己和韩国旧京李王职文库亦有搜集,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则存有62册。

《永乐大典》成书时共有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但是,目前保存在世界各地的已知的和能见到的《永乐大典》加起来八百一十卷,不足原书的4%。也就是说,96%的《永乐大典》不知下落。而且这仅存的4%还都是副本。这不得不说是中华民族宝贵历史文化的一大损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