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提起汉民族以及汉文化的发展,那么不得不说的一个人就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它不仅对中国的统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是汉民族文化的缔造者和开拓者,可以说他改变了中国历史。刘邦之所以能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并且一举登上高位,不仅是因为他足智多谋,同时他还能够善于用人,像张良,韩信以及萧何,这三位被称为汉初三杰,他们都成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没有他们的锦囊妙计,这天下鹿死谁手还有待商榷。不过打开历史的尘埃,我们能够发现,改写中国历史的这四个人中,刘邦得了天下,张良明哲保身退居庙堂,萧何嗜钱如命身居高位,而韩信却不得善终,都是同时代的佼佼者,为何结局却天差地别呢?

在历史上张良虽然胸有韬略善用奇谋,但是他为人却很低调,对权势地位看得很低。张良出身较为显赫,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是韩国的丞相,但是韩国灭亡后他满腹才华竟无去处,为报国恨家仇,他走上了反秦道路,进而也和刘邦走到了一起,刘邦称帝之后对张良很是信任,对他竟没有半分猜忌,并且选择齐地作为张良的封地,但是却被后者婉拒了,当时的张量作为太子少傅确能够淡泊名利,不贪财,也不表功,尤其是大汉初定时政治纷争是比较多的,但是他从来都不卷入任何帮派之中,所以刘邦信任张良不仅是因为他手中没有军权,还可能是他的为人处事方式,所以张良才能够得以善终,居庙堂之中被文武大臣钦佩,远离朝堂,又能够被帝王惦念。

相比较与张良,韩信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就像大汉王朝的一把利剑一样,利剑出鞘,所向披靡,后人因为他出神入化的用兵方式常把他称为”战神”,我们熟知的很多战术经典比如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及四面楚歌等都是韩信留下的,尤其是西汉初定时天下只知韩王,不知汉王。韩信虽然是一个难得的帅才和将才,但终究不是一个谋士,也就是说他勇有余,但是智不足,天下初定的时候竟要求汉高祖封他为齐王,对于统治者来说这是大忌,也可以看出韩信是有野心的。而刘邦要想维护专制统治肯定会对他百般猜疑,最后贬谪韩信为淮阴侯,即便如此韩信依旧我行我素,在刘邦眼里这就是桀骜不驯,最后以谋反罪被处死,韩信的死是因为他功高盖主,威胁了皇权统治,让帝王实在难安。

而汉初三杰中颇有争议的就是萧何,他在刘邦微末时就一直追随,虽然忠心耿耿但是总是被汉高祖猜忌,不过刘邦掌握大权以后他做了14年的丞相,每当被帝王猜忌的时候总能逢凶化险。第一萧何是治国能手,楚汉争霸导致天下百业废兴,为了稳固统治少不了萧何的保障工作,他就是天生的治理国家能手;第二他懂得取舍,刘邦在外征战他把自己的宗族子弟全都送到战场上,前线吃紧他就散尽家财,这些都及时化解刘邦对他的猜忌。而萧何争议最大的不仅是他贪污爱财,还有他明知韩信不会谋反但是为了个人利益还是和吕后一起设下圈套,谋害了韩信,因此后人提到?嗷崴狄痪渲怯杏喽什蛔恪?

汉初三杰中,不管是最后选择归隐的张良,还是一生显赫的萧何,亦或者是悲惨下场的韩信,他们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历代开国功臣的宿命呢?功高盖主者不得善终,功成身退者享受国家俸禄,治国能臣一生腾达,不过最终都归于尘土,为后人评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