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玄武门在我们看来大概就是这样,李唐开国基本都是李世民的功劳,李渊在晋阳起兵也是李世民的主意,其实也没什么用,太子李建成成天沉迷酒色酒囊饭袋,只是嫡子所以做了太子。因此,李渊曾经多次表示要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只是李世民坚决推辞,此事才暂时作罢。齐王李元吉与太子李建成一样,并无功勋,性格残暴而又野心勃勃,故二人都不受李渊待见。李建成担忧李世民会谋夺自己的太子之位,于是以将来立元吉为皇太弟为条件,与之结盟,共同对抗李世民。

然后李渊年老昏庸,晚年被女色所迷惑建成、元吉于是勾结李渊宠妃,逐渐获得了其父的好感;而李世民刚正不阿,不肯讨好李渊的宠妃,因此遭到她们的忌恨,也逐渐与李渊有了嫌隙。建成、元吉二人于是趁机中伤李世民,挑拨世民与李渊之间的关系。李渊于是日渐疏远世民,并在二人的怂恿下削弱秦王府势力,将世民的一干亲信都调出秦王府。

之后,二人借突厥入寇之机,说服李渊以元吉代替世民出征。二人打算借机削夺秦王府精兵猛将,彻底剪除世民羽翼,并密谋趁世民为元吉出征践行时,以伏兵杀之,而后逼迫李渊交出政权。

然后被李世民知晓,李世民也就先发制人,建成、元吉第二天经玄武门进宫参加会审,不意在临湖殿发现了伏兵。二人欲东归宫府,被李世民和尉迟敬德杀死,之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也就基本这么回事。

但是首先李世民是篡改过历史的人,李世民要看史官写的内容,史官当然要把这件事美化啊,但事实不是这么一回事。我们来推敲一下。

首先晋阳起兵这件事,当时晋阳起兵是李渊的主意,只是李渊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都不在身边,所以也就只有李世民一个人在。所以大小事情都要通过李世民来布局。而且从晋阳起兵到入驻关总都是李渊在统揽全局,史官评价是“决神机而速若疾雷,驱豪杰而从如偃草”

其次就是李建成真的是无能之辈吗?

李渊在进军关中前,派兵攻取西河郡,李建成就是主帅,李世民是副将,结果是非常顺利地拿下了西河;而最先攻入长安的军头雷永吉,正是李建成的部下,可见这段时间建成的军功并不逊色于李世民。再然后就是开国之后李建成一直在长安协助李渊处理政务,很少再领兵打仗了。

而且李世民蓄谋太子之位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从刘文静死之后李世民不断统兵出征积累军功,延揽人才,以为政治资本。为此,李世民不辞艰危,频繁带兵出征。李世民一举消灭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两大势力,为唐帝国立下不世之功,其军功和声望都达到了顶峰。

当时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三位嫡皇子权势甚大,太子令、秦王、齐王之教与皇帝李渊之诏敕并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下面的官员莫知所从,只能依据最先得到的命令为准,李神通赐田事件即在此情况下发生。平定洛阳后李世民赏李神通良田十顷不料李渊宠妃张婕妤之父也看上了这块肥肉,通过张婕妤从皇帝李渊那得到了手敕,也要接收这些良田。李神通以惯例“秦王教下达在皇帝李渊手敕之前”,否定李渊手敕的法律效力,所以拒绝张婕妤之父接收良田的要求。张婕妤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向李渊哭诉,控告李世民将本该赏赐给自己父亲的良田夺走赏给李神通。在李渊看来,这是李世民对自己皇权的赤裸裸的挑战(‘’我手敕不如汝教邪"),因而龙颜大怒,对李世民大为反感。加之李渊妃嫔又因求取洛阳府库财宝之事与世民屡屡发生冲突,终使李渊越来越反感世民,认为他骄横跋扈。

这个时候李渊打压李世民,让李建成和李元吉出征。而东宫,齐王府一步步紧逼李世民也感到有了压力。当时李建成假借皇帝之手将世民一干亲信都调出秦王府,逐步剪除其羽翼,使其孤立起来。

之后俩人的矛盾终于爆发了,两人在玄武门开始了决战。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啥也不知道所以也就入朝了,但是到临湖殿的时候感觉有点猫腻,所以马上掉头返回。李世民一看这不行啊,我都布局好了你们跑了怎么办。李世民搭弓射向李建成,将他射死了。尉迟恭带领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他身边的将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马来。可就在此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带着李世民奔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时爬不起来。 李元吉迅速赶到,夺过弓来,准备勒死李世民,就在这时尉迟恭跃马奔来大声喝住了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对手,赶紧放开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父皇庇护,但尉迟恭快马追上他,放箭将他射死了。

政变发生时高祖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担任警卫。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予,径直来到高祖所在的船上。高祖大惊,问道:“今日作乱的人是谁?爱卿到此做什么?”尉迟恭回答道:“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担心惊动陛下,故派臣担任警卫。”当时李渊也就明白了,李世民兵变了而且刀子就在脖子上,不从也没办法。所以就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就传位给李世民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