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历史中真正的唐伯虎并不像影视剧作品中展现的那样潇洒快活,真实的唐伯虎运气崎岖,境遇悲凉。

一、江南才子唐伯虎,仕途横断,郁郁而终

唐伯虎出生于江南苏州府吴县,家里开着一间小酒馆维持生计,凭据古代“士农工商”的社会阶级排序,开酒馆的唐伯虎一家既不是商贾豪富,也不是王谢望族。

为了光耀门楣,唐伯虎的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惟愿他以后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幸而唐伯虎十分争气,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勤学,16岁就考取了秀才,整个苏州城为之惊动。

本是开挂般的人生 ,可偏偏天意弄人,25岁那年,唐伯虎进入了人生的分水岭。

世事大梦一场,人生几度秋凉,先是父亲去世,尔后母亲、有身的妻子、妹妹都一一离他而去,亲人的离世,家道的败落,唐伯虎的人生遭遇重创,他开始终日借酒消愁,颓废过活。

幸好,厥后在挚友祝允明的勉励之下,唐伯虎重新振作,准备到场科举考试,大展宏图。然而运气多舛的是,唐伯虎陷入了科场舞弊案,被人诬陷行贿考官,即便厥后事情真相明白,唐伯虎却也无法再次踏入仕途,因为他被剥夺了到场科举考试的时机。

自此以后,唐伯虎万念俱灰,他将一腔怨愤寄情于山水之间,四处游逛。随后回抵家乡以卖画为生,平日里流连于风月场所,饮酒狎妓,纵情声色,以纾解心中苦闷。

45岁那年,宁王朱宸濠网罗天下名士,唐伯虎做了宁王贵寓的幕僚,原以为可以就此施展理想,没想到宁王并非善类,他鱼肉乡里,还谋害造反。

为了脱身,唐伯虎不得不装疯卖傻,以求自保,今后他天天穿着破衣烂衫,满嘴胡言乱语,居心作出痴傻状态。

宁王见他这般疯疯癫癫,放浪无形,便以为他真的疯了,这才同意放他回家。

回抵家乡的唐伯虎,处境日渐艰难,他年迈多病,穷困潦倒,朋侪将他安置在一个简陋的茅屋内生活,院内种着桃树,他便把这里称为“桃花庵”,然后就在那写下了那首举世闻名的诗《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希望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好汉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当属“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而这句诗也恰好是唐伯虎,甚至是整个明末江南名士群体的人生缩影。

二、明末江南名士恣意纵情的生活状态

江南名士旷达野逸的生活态度,是社会、历史、文化相加造成的效果。明代中叶以后,朝廷中党争猛烈,政治情况险恶,江南士人屡遭政界的倾轧和贬抑,连续不断的打压,导致江南士人萌生了退隐的想法,他们不再追求入仕,而是希望获得品茗、赏卉,饮酒品茶、悠游林下的闲适生活。

好比明末文学家陈继儒,他二十九岁开始隐居在小昆山,关门著述,对社会盛行的仕学和政界不屑一顾,在著作《小窗幽记》中,他曾写道:“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另有明代著名文人徐渭,他是一个多才多艺并有着满腔韬略的文人,却因为科场不顺,无法致仕,这种遭遇使徐渭发生了深痛的忧愤,他发狂成疾,甚至一度自残。

另外另有才子杨慎,他本少年得志,自负有经世之才。但因为孤直进谏,冒犯了天子,被贬成一介平民。耿耿愚忠为自己带来大祸,他对此不解又不满,今后放浪形骸,以佯狂玩世的心态过活,经常插花堆髻,偕妓游行,如此特别行径以掩盖心中悲愤。

厥后,这些逃离政界的晚明浪漫名士,从宣扬真性情和“性灵说”的角度,创作了大量新式文艺作品。汤显祖的戏曲、公安三袁的诗文以及陈继儒、张岱的小品文,都是这一时期的举世著作。

在他们的文章中,不再以心系天下,激扬文章作为己任,而是以风恬云淡的生活态度和小我私家感受为主,这与前人动不动发思古幽情,表达政治情怀的文章有很大差别。

另外由于江南一带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蓬勃,物质供应富厚,士人世俗化的倾向越发显着,他们游山玩水、狎妓放浪,这种民风在士人之间相互影响,蔚为壮观。

明崇祯时期,江南名士与妓女的关系日渐亲密,与妓女有来往的人很是多,且规模相当广泛。而在来往方面,名士与妓女关系是现在而自由的,他们在人格上趋向平等,情感中也十分融洽。钱谦益、柳如是,冒辟疆、董小宛都是那一时期有名的才子美人。

以上就是明末江南名士的生活状态——纵情声色,于诗酒花茶间取乐。

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他们变得狂放不羁,甚至显得有些“堕落”呢?

其实一切都是因为时代的造就——一个政治开明、思想纯正的时代,士人的精神不会消耗在衣食住行,优游玩乐这些方面;但在一些政治庞杂,思想离散的时代,于政治上无前途可言,士人就会退而求其次,在生活领域追求人生的意义。

三、为什么明末江南名士会选择放浪不羁的生活态度?

在我国古代,文人名士在儒家教育的影响之下,往往认为只有进入政界大展拳脚,才气实现自我价值。正如唐宋传统文人所追求的经国大业、不朽功勋一样,明末江南才子们也以为只有治国、平天下才气施展理想。

然而在明代中叶以后,权要团体内部日益腐蚀且矛盾猛烈,文人雅士们在仕途上多数郁郁不得志,有些人纵使学富五车,也没有入仕做官的时机。

由于政治前途黯淡,这些江南名士们过剩的才情,便只好宣泄于棋酒声色的快乐之中。

然而放浪形骸对他们来说,也并不是真正的追求,只是派遣心田苦闷、逃避前途昏暗的一种方式。他们之所以在行为上做出逾越儒家正统的事情来,其实就像唐伯虎本人作过的一句诗词一样:“老向羽觞棋局畔,今生甘分不甘愿宁可”。

无法进入仕途施展理想,这些名士只能和青楼艺妓结盟,将全部精神和兴趣投入进风月娱乐。

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些江南名士们放弃了先前汲汲于名利的政界追求,融入到世俗社会中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潜移默化地浸润着市井社会,才造就了江南具有文化韵味的生活。

可以说,明末清初江南生机勃勃的时代画卷,和这些名士们勇于逃脱世俗看法的拘囿有很大关系。

所以,明末江南名士的生活姿态,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的自由和文化的开放,于我们后人而言,这是一笔庞大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