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说起文天祥,我们能想到的不过是古代最有气节的一个汉人。景炎三年,在广东潮州坚持抗元的文天祥,正和其部下的士兵们在一个名叫五坡岭的地方吃饭,刹那间,元军大将张弘范率领大军突然“从天而降”,士兵们连忙丢下吃的,往四周四散而逃。

本来打算逃走的文天祥却慢了一步,见到如此情况,文天祥只好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毒药,急忙吞下,但药物的失效让他没有死成,成了俘虏。后来,在几经辗转下文天祥见到了元帝忽必烈,文天祥忠贞不渝的性格,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想尽了各种办法要劝文天祥归顺,但文天祥却誓死不肯,无奈之下,惜才的忽必烈就打算着把文天祥放了,但此时骤变突生,忽必烈改了主意又将其杀掉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接着上文来说。文天祥在被押到潮阳后,元军带着他去见张弘范,当张弘范见到文天祥时,命其行跪拜之礼,文天祥坚决不从,因为这个原因,张弘范对其肃然起敬,待以宾客之礼。此后,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他说:国家就像父母,我自己没能保住父母,已经对不起父母了,怎么能劝别人背叛父母呢?但因于张弘范多次强迫的压力,文天祥只好写了一首诗“交差”,这就是名垂千古的《过零丁洋》。

当张弘范看到这首诗后,开怀大笑,最后竟然把这首诗收藏了起来。次年,南宋全军覆灭,南宋亡。在元军的庆功宴上,张弘范劝文天祥投降归顺,但文天祥却说,既然国破家亡,我只求速死,不想苟且偷生。在被押往燕京的路上,文天祥再一次试图自杀,但是又没死成。说实话,蒙古人对文天祥还是不错的,在达到燕京的前一天,文天祥坐在房间里,彻夜无眠,天亮后,被移送兵马司。

那个时候,不少的南宋官员已经投降元朝,忽必烈也多次在这些人中挑选人才。其中一个叫王积翁的,在这时极力向忽必烈推荐文天祥,说文天祥的治国之才,无人能比,国家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忽必烈听后,随即就让他去传达旨意,劝文天祥投降。而对于这件事情,文天祥的回答是:“国家已亡,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只能一死报效国家。”但他话锋一转,说:“如果能将我释放,回到故乡做个道士,今后以出家人的身份给你们做个顾问,还能考虑考虑,但要我做你们的官,是不可能的。”

王积翁对于文天祥这样的忠臣,也是给予了相当大的理解。他自己虽然做了卖国求荣的事情,但还是非常佩服文天祥的节操的,就想保住文天祥的命。根据史料的记载,王积翁在产生救文天祥的想法后,就约上降元的谢昌元等十数个原来南宋的官员,一起请求忽必烈放了文天祥,好满足他的心愿。

在《宋史》中还记载了,在文天祥被俘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忽必烈慢慢了解了文天祥的为人,明白了他一生不侍二主的决心,想要他屈服是根本不可能的,再加上众多大臣的求情。这时候,忽必烈心里其实就已经有了释放文天祥的心思了,并且还跟宰相讨论过这件事。

然而,事情总是来得那么突然。有一个叫留梦炎的大臣,向忽必烈说了一句话:“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很明显,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真把文天祥放走了,他要是在江南号召人民抗元,将把我十数人置于何地?就这样,经过留梦炎的极力劝阻,于公元1283年1月,文天祥死在了忽必烈手里。

在小编看来,文天祥完全可以降元,并且一定能得到重用,这样的话,也许还能在历史上留下不少事迹。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忠贞,才给后世留下了“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的佳话。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