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7-09 来源:hao86 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的孙子,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朱元璋对忽必烈评价挺高:元自世祖混一天下,宽恤爱人,亦可谓有仁心矣。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建立历代帝王庙,把忽必烈与他亲自选定的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放在一起祭祀。朱元璋把忽必烈看作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君主之一。

公元1260年,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大汗,年号“中统”。在1271年,在汉臣的提议下,忽必烈把蒙古国号改为“大元”,公元1272年忽必烈迁都中都。并改为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可谓是草原制与中原制的杂交政策!

一、忽必烈早在蒙古国时期他管理地方时就任用了大批汉族的儒士。而在他建立元朝后,更是重用董文炳(忽必烈称其为董大)、刘秉忠、张弘范等汉臣,刘秉忠1250年向忽必烈上万言策,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改革弊政,劝农桑,兴学校,这些政策很好地缓和了汉蒙的民族矛盾,巩固了统治。

二、采用“汉法”,改革“旧章”,实行封建制度的革新,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行政官吏,建立了一些至今沿用的政治制度,在所辖各地建立行省、中央设中书省,开创我国行政区域省级制度的前端。

三、实行重视农业生产的政策,设立“司农司”、“劝农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并于元二十三年编辑《农桑辑要》作为指导农民生产生活和考核官吏的标准法规,实行国家控粮政策,丰年收购余粮,荒年免费发放,关心天下民生疾苦。

四、忽必烈修京杭运河,北京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重心连结了起来,大大缩短了南北时空距离,为后来的明清两代打下了稳定的基础。这条运河,至今还有着不错的经济价值。

五、在位时加强中央统治和边疆地区管理,在全国各地建立通信驿站制度,一改游牧民族策马军事、下马生产的惯性方式,奠定了国家疆域的庞大规模,发展了各民族之间隔绝闭塞的文化、经济、意识的交流。

六、将人按血统分四等:一等是蒙古人,二等是色目人,三等是汉人(北方汉人、女真、契丹),四等是

南人。四个等级的人,责权利不一样,等级越高福利越多,而责任也越大。例如第四等的南人就不能当兵,也不必交税,元朝也不给任何顾照。

将臣民按职业分为九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商、六工农、七娼、八丐、九儒。从此儒生就被称为臭老九。原本的意思是臣民承担的赋税分为九等,等级越低,税越低。八等的乞丐不交税但要服些徭役。而九等的儒生,既不交税,也不服徭役,可以安安心心的读书、教书。

忽必烈可能认为他制定的制度框架很完美,天下各色人,可以各安天命,快乐的生活。

七、穷兵黩武,忽必烈的一生都伴随着战争,平西夏、灭南宋、臣高丽、定南诏、征安南、攻日本……同时组织西征,基本上征服了欧洲,和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等国家达成协议,各国承认元朝的宗主国地位,这样,忽必烈从形式上完成了对亚欧大陆的统一。

忽必烈杀人如麻,骄奢淫逸,在征服战争中蒙古军所到之处几乎是寸草不生,屠城成为惯用手段,直接导致亚欧大陆人口锐减,民生凋敝,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元朝大量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对农耕民族的生活是致命的打击。

忽必烈能力卓越!也有一定胸襟,但毕竟没有跳出时代和民族的禁锢,没能成为历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