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7-02 来源:hao86 周朝 郑庄公 春秋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姬友是周厉王最小的儿子,也就是周宣王的弟弟。尽管一般的王孙后代都有自己的封地,但是姬友因为当时年还小,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所以也就没有获得封地。

直到周宣王执掌天下二十二年后的一天,姬友被叫到了宣王的身边,这时候的姬友已经成年了。宣王对他讲:“当年你年龄小,没能力处理政务,先王担心那么早就给你封地,你一旦治理不好的话,不仅会败坏你的名声,还会让百姓们受苦。”

宣王又看了看弟弟姬友,接着说道:“如今你也长大成人了,也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了,我今天就把郑地封赏给你,你去到那里做君王。但是到了那里以后一定要专心治国,千万不要做任何对不起百姓的事,你听清楚了吗?”

姬友点了点头,把兄长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于是启程前往自己的封地,之后在那里即了位,成为了第一位郑王,这就是郑桓公。

当地的百姓见周天子把自己的弟弟派来做他们的主心骨,都感到非常高兴,也都非常拥护桓公。桓公也谨记宣王的教诲,认知治国,给当地的老百姓们办了不少好事。

后来,宣王去世了,他的儿子周幽王姬宫湦继承了王位,成了新的周天子。幽王特意把桓公从郑国叫到身边,让他来做司徒,处理诸侯们之间的关系。当时,幽王十分宠爱王后褒姒,整天饮酒作乐,从来不过问朝廷的政事。正因如此,很多诸侯们都觉得幽王不是一位明主,于是就纷纷背叛了幽王。

桓公深深地知道人心向背的道理,他预感到事态要是再这么发展下去的话,周朝将会发生危险。为了避免周朝会落得像商朝那样被天下人推翻的后果,桓公就亲自来找太史伯,问道:“幽王现在不理朝政,整天只顾着享乐,照这么下去的话,周王室将会大难临头的,到时候我也不能独善其身。那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免除灾祸呢?”

太史伯回答说:“现在天下只有洛水以东、黄河以南那一片地方能安居乐业,你还是赶紧到那儿去吧,晚了的话地盘儿就被别人抢走了。”

郑桓公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就继续询问,太史伯回答说:“那一带附近有两个国家,分别是虢国和郐国,这两国的国君都是昏君,生性贪恋,总是在民间到处搜刮,所以当地的百姓根本就不拥护他们。”

太史伯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您现在是司徒,又在天下有着很好的名声,百姓们提起您,都愿意和您亲近。您要是到了那儿的话,虢国和郐国的那两个昏君肯定会因为仰慕您的名望,把自己土地送给您,自然而然地,两国的百姓也会归附您,由您来管理。”

桓公又问:“那我要是往南去的长江附近那一带会怎么样呢?”

太史伯回答说:“长江流域几乎都是楚国的地盘,楚君是祝融的后代。在很久以前的时候,祝融在高辛氏那里做火正,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他的子孙后代却到今天也没有真正兴盛起来。现如今,幽王不理朝政,周朝王室衰败,楚国就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逐渐让自己兴旺起来,可这么一来,就会对郑国不利。”

桓公继续问道:“那我要是往西去会怎么样呢?”

太史伯答道:“西方千万去不得,那儿的百姓个个都非常贪婪,你给他们多少好处,他们也不满足,还经常变本加厉地让你拿出更多好处来给他们,实在是太可怕了!您要是到了那儿,撑不了半个月就得赔的连衣服都不剩了。”

桓公又问:“周朝王室要是就这么一蹶不振,衰弱下去,那么哪个诸侯国会逐渐强大起来呢?”

太史伯回答说:“要是按现在的局势来看,很可能会是齐国、秦国、晋国和楚国这些国家。齐国是太公姜子牙的后代,秦国是伯益的后代,楚国是祝融的后代,晋国是叔虞的后代,他们的祖先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都曾为打江山而立下了汗马功劳。周王室要是衰败了,他们肯定会兴盛起来。”

桓公认真地听取了太史伯的建议,马上请求幽王让自己带着郑地的百姓们到洛水的东面去。幽王这时正在享受生活,那儿有心思来处理朝政呢?见桓公来向他请示,就随口说了句:“就按你说的办吧,你想把百姓带到那儿都随便。”

于是,桓公就带着百姓前往虢国和郐国那一带。两国的君主听说桓公来了,都非常高兴,果然像太史伯说的那样,送给了他十座城池,让他在这儿重新建立了郑国。

郑桓公三十六年,幽王的懒政最终遭到了报应,犬戎趁着周朝王室衰败,攻占了周朝的国都镐京。当时桓公正在镐京帮忙处理国事,所以犬戎攻进来以后,就把幽王和桓公都杀害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郑国的百姓们共同拥立桓公的儿子掘突即位,这就是郑武公。后来,武公娶了武姜做自己的夫人,武姜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小儿子叫叔段。但因为武姜并不喜欢寤生这个儿子,所以在郑武公病入膏肓的时候,她就想让叔段来继位,但武公始终没有同意,坚持让寤生来继承王位,所以在武公去世以后,寤生就成了新的君主,这就是郑庄公。

郑庄公刚即位的这一年,因为武姜偏爱叔段,所以就在庄公这儿软磨硬泡,让庄公赐给他封地。无奈之下,庄公只能把弟弟叔段封到京城,封号为太叔。

大臣祭仲听到了这个消息,认为庄公这么做很不合适,就过来进谏,说道:“京城比郑国的国都还大,把它封给叔段显然是不合适的。”

庄公说:“这都是母亲要我这么做的,我不敢违背了她的意思。”

果然,叔段到了京城以后,就立马开始操练军队,和母亲武姜暗地里谋划着推翻庄公,让叔段来做郑国的国君。母子俩这一准备就是二十年,这二十年来,他们招兵买马,不断扩充自己的军力。

到了郑庄公二十二年,叔段觉得是时候该起兵谋反了,于是就带着兵马来进攻郑国的国都,母亲武姜在朝中做内应。但没想到这次交战却失败了,庄公的军队成功地抵挡住了叔段的进攻。

见计划失败,事情败露,为了防止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叔段就赶紧逃到了共国。武姜和叔段里应外合的事情也被庄公知道了,对于母亲的背叛,庄公十分愤怒,多年来在母亲面前忍气吞声,这次终于忍无可忍了,一怒之下就把她赶到了城颍,还发誓说:“不到黄泉,就永远不再和她见面!”意思就是说只要庄公活着,他就不会再见自己的母亲。

可即便是这样,武姜毕竟是庄公的母亲,母子之情是无论如何也磨灭不了的。过了一年,庄公就忍不住了,他想念母亲,想要去看望她,后悔自己当初发下的誓言。

这个时候,恰好从颍谷过来的的考叔来拜见庄公,庄公赏给了他丰盛的食物。考叔说道:“我的家里还有老母亲,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请您允许我把食物带给我母亲吧。”

庄公听后,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不由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其实我也很想念我的母亲,但我当初发下了这辈子永远不再见她的誓言,这誓言又不能违背,这可如何是好呢?”

考叔建议说:“您不妨派人来挖地,一直挖到有泉水的地方就能见到母亲了。”

庄公将信将疑,不过还是按照他说的办法做了,结果果然见到了母亲,母子二人和好如初。当地的老百姓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也都为他们母子感到高兴,到处都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两年后,庄公派兵攻占了周王室的田地,把田里还没来得及收走的庄稼都给抢了过来。又过了三年,庄公来到周朝的都城朝拜周桓王,周桓王对之前郑国抢夺王室粮食的行为怀恨在心,也就没有按照正常的礼仪对待庄公,而是一切从简,能免则免。

庄公觉得自己受到了周桓王的侮辱,十分气愤,就派人用郑国的一个城市去交换了鲁国靠近许国的田地,让郑国的百姓到那儿去播种庄稼。在当时,不经天子允许,自己私自换田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庄公这么做是为了践踏周朝的法律,让周桓王脸上无光。

从郑庄公三十七年开始,庄公就再也不去朝拜周桓王了。周桓王觉得自己身为周天子,却受到了一个诸侯的侮辱,面子上很过不去,于是就率领着陈国、蔡国、虢国和卫国的军队一起来讨伐郑国。庄公和大臣祭仲、高渠弥率领着郑国的军队前去迎战,结果一举打败了周天子的军队。

这还不算,大臣祝赡甚至还用箭射伤了周桓王的手臂,把他搞得极其狼狈,一点儿都没有个周天子的样子了。祝赡眼见周军惨败,就请求庄公乘胜追击,彻底把周天子给灭了。

庄公一听,觉得这个想法太疯狂了,赶紧阻止他,说道:“冒犯岁数大的人尚且还要受到人们的指责,何况是冒犯天子呢?千万不能把周天子赶尽杀绝,不然会天下大乱的!”

于是,庄公立即下令停止继续追击周朝的军队。为了避免周军再卷土重来,庄公还在深夜派遣祭仲前去慰问周桓王,探视了他的伤情,并且对白天的事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