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6-24 来源:hao86 唐诗 唐诗发展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来哪些因素成就了唐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这主要是由诗歌本身发展规律和社会时代因素所决定的。

诗歌自身发展规律

现在我们谈到诗歌起源,一般看《诗经》。但是作为抒情言志的韵文,《诗经》可以说是诗这种体裁前期的一个成熟体。虽然采自民间,但是《诗经》的整理、编审都是经过国家级文职人员进行的。这一点从诗经的整饬程度,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

不过正由于《诗经》的严肃性,发源于南方的《楚辞》格式慢慢流行起来,也就是杂言体慢慢发展,逐渐和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四言体开始鼎立。

随着汉朝兵临天下、民族融合的文治武功,音乐也开始复杂起来。四言诗虽稳重大气,但是撑不起胡乐的配合演唱,所以开始出现更长的诗歌创作。等到汉魏之时,五言诗因为加了单音节,变得更灵活而占据了诗词主流,辅以七言诗。

但是这个发展是非常缓慢的。从《诗经》时期入魏晋,将近千年的时间,中国古诗主流结构仅仅添加了一个字。

因为诗歌话语权掌握在统治者手中,而上层文人所喜爱的、使用的都是洪钟大吕,国之重器。本身音节就不多,用于配诗演唱的音乐更注重庄重,大气,所以作为歌词的诗本身发展缓慢。

诗是歌词。到汉朝文化开始普及,文学下沉,音乐已经完全跟不上的时候,才逐渐出现脱离音乐的“徒歌”——但还是歌。

直到曹植的出现。他是中国诗歌发展的第一个爆破点。这并非偶然,是命运选中了这个才高八斗的人。正因为徒歌的大量出现,人们慢慢地在朗诵诗歌的时候发现了某些特殊的独立于音乐之外的感觉。而曹植因为争位失败,全心投入东汉时期流入中原的佛教文献翻译的美化工作。因为当时佛教文献在印度口口相传,都是唱经,而进入中国后由于语言不同,唱经难以实现。曹植利用自己的文采对佛经进行翻译,并配合音乐进行调整。

做过翻译的就知道,翻歌词容易,但是要把翻译过来的文字合上原来的调调,那是相当费脑筋的过程。

曹植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汉字音韵规律,创作了“梵呗”,开启了中国汉字音韵学研究。通过魏晋南北朝年间佛教大流行,无数音韵学家(周顒、沈约等)的努力,终于在古诗创作中配合音韵学使用了四声标注法,开始探讨音律结构对诗句创作的影响,并逐渐归纳出“四声八病”,指导后来者的创作。

诗歌从音乐格式彻底成为文本格式,完全脱离音乐变调,使用文字自身标准发音对音律进行调节。一千年时间的准备,才让诗文从音乐中完全独立,并发展出自身的规律。

时代和社会因素

其实还可以细分为许多原因,比如文风扭转、政治开明、思想驳杂等等,但是统统都是社会因素。

文风扭转

南北朝后期的宫体诗,格式上已经非常精致,但是由于处于末世,诗歌都流于形式,空洞无物,这也是诗词史上最受非议的“齐梁体”时期。这其中有汉末经学被摧毁的原因,也有战乱的原因,整个社会处于夜夜笙歌的氛围之中,文艺作品除了隐逸派,就只剩下了享乐派,总的来说都属于颓废派。

隋朝一统江山,即使是隋炀帝,也飞快地学会了南朝花团锦簇的文字,如他的《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这和齐梁体比起来也并不逊色。反正写得挺漂亮,就是“寄兴都绝”,不说正事。

所幸隋朝出了个大儒王通,算起来是王勃的叔爷爷(大概记得,没有查证),也就是说从东汉末年儒家分崩离析之后,总算有人站出来开始重拾经学道路的旧山河,开始劝人积极向上、走人间正道。

政治开明

魏晋南北朝的官场遴选是“举荐”法,固化了统治阶层,人生下来该干什么干什么,没有社会阶层流动性。老百姓没有向上动力,读了书也没用,所以即使是天才,也终将被埋骨于门第之间。

唐朝开创了科举制,遴选天下才子。虽然早期任然需要推荐,身份要求很高,但是总算让天下读书人看到了进入统治阶层的可能。正是这一制度,让原来不读书的大多数开始重视文化教育——只要身家清白,就有可能通过努力鱼跃龙门。而这正是为盛唐巨大基数的诗人群体做好了储备力量。